为方便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了解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发挥政策引导作用,近日,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发布2025年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政策公告,对2025年实施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动物防疫基层工作人员补助、动物疫病强制扑杀补助、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雨露计划两后生补助、耕地轮作试点补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助、农村厕所革命奖补、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等十项到人到户补贴政策进行了解读,并要求各地认真做好补贴资金管理和发放工作。
今天详细解读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

补贴对象
原则上为具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含承包了国有农场耕地的农场职工),严禁将机关、企事业单位、私营家庭农场纳入补贴范围。
补贴标准
补贴标准由各地根据省级当年实际下达的补贴资金总量,结合确权面积(未完成确权的以二轮承包面积)测算确定,县域内须执行统一补贴标准。土地经营权发生流转的,应在土地流转合同(协议)中明确补贴资金受益方,未明确的仍由原拥有耕地承包经营权的种地农民享受补贴。财政供养人员不得享受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资金用途和支出方向
鼓励各县区创新方式方法,引导农民将下达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重点用于开展耕地地力保护。通过广泛宣传动员、强化示范引领,积极引导农民采取增施有机肥和农家肥、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深松整地、治理撂荒地等综合措施,切实加强农业生态资源保护,提高种地养地意识,自觉提升耕地地力。支持群众购买化肥、农药、地膜、种子等粮食生产资料,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对已作为畜牧养殖场使用的耕地、林地、成片粮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非农征(占)用耕地等已改变用途的耕地、占补平衡中“补”的面积和质量达不到耕种条件的耕地等不予补贴。对截至2024年底仍未整治到位、尚未进行耕种的撂荒地坚决不予补贴。
发放流程
原则上按照乡镇(街道)、村(社区)公示、申报,县农业农村部门审核,县级财政部门集中支付的流程发放。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数据采集。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根据补贴发放需要,在采集完善补贴对象相关信息基础上,依据年度补贴政策和分配方案,编制当期单项分户发放花名册。
2.数据审核。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对乡镇报送的补贴对象信息、补贴发放数据等进行审核;审核确定的补贴发放花名册和汇总表报县级财政部门,县级财政部门进行程序性复核后办理支付。
3.公示公开。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乡镇、村、组(街道、社区)利用政务村务公开场所,及时公开公示补贴项目、补贴对象、补贴标准和补贴金额,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咨询和监督。经公示无异议的,报财政部门支付。
4.补贴兑付。县级财政部门向代理银行发送补贴发放数据和资金支付指令,代理银行在规定时限内将补贴资金发放至补贴对象社保卡,并向补贴对象发送短信通知。
注:本文由农机网(www.nongjx.com)整理发布,资料来源:甘肃省农业农村厅。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