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农机惠农政策培训班在通辽市圆满举办

2025-04-17 10:25:23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阅读量:12351 评论

  4月13日,全区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农机惠农政策培训班在通辽市圆满落下帷幕。来自各盟市和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重点实施旗县农牧部门分管农机工作负责人、农机和耕保部门负责人、农机技术推广骨干等130余人参加。
 
  培训会上,自治区农牧厅张雨副厅长出席并做重要讲话,全面部署2025年农机化重点工作。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党组副书记 院长 自治区保护性耕作专家指导组组长 路战远和通辽市农牧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洪江出席开班式。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实施主体和4个盟市农牧局代表做了典型发言。
 
  此次培训内容丰富,既有理论授课,又有现场观摩。邀请了国家和友邻省市区保护性耕作专家、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专家围绕保护性耕作技术原理、技术模式、机具选型与使用维护深入讲解。政策解读环节,自治区农机业务骨干解读了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和补贴资金提级发放互联互通操作流程,同时,就保护性耕作长期监测工作和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实施及验收材料等提出有关要求。在现场观摩环节,近距离观摩了通辽市7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现场作业演示;活动中,无人驾驶拖拉机、无人植保飞机等现代智能农机产品参加了演示展示。技术人员还在现场对农机具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讲解和示范,学员们纷纷与技术人员互动交流,就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内蒙古高质推进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因地制宜,主推3种技术模式,实行差异化补助,推进“高质多补”。印发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指引,总结形成“扎赉特模式”“额尔古纳模式”“呼伦贝尔农垦模式”,明确关键环节技术要点。我区黑土地面积达4648万亩。2020年以来,内蒙古已累计实施保护性耕作8180.76万亩次,连续五年递增并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设立21个保护性耕作实施效果监测点,从各地监测结果来看,不仅减少了秸秆焚烧,有效减轻了耕地风蚀水蚀,减少扬尘扬沙80%以上,对土壤有机质含量至少增加0.2-0.4个百分点,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强,出苗保苗率高,还节约作业成本16~90元,在粮食单产提升方面,植株增加1000~1200余株,抗倒伏的同时,产量增加17%以上,达到“吨粮田”,充分发挥生态、经济和社会多重效应。
 
  下一步,内蒙古将继续加力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加强“农机四项补贴”政策实施监管,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不断提升全区农牧业机械化水平,助力建设现代农牧业强区迈出新步伐。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产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