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精准测产创佳绩护航粮油提产能——内蒙古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测产进行时(六)

2025-10-16 09:08:13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阅读量:430 评论

  当下正值秋季收获关键期,呼伦贝尔市作为内蒙古重要的粮油产区,紧扣自治区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部署,统筹专家力量、农户参与、部门协作,扎实推进田间测产,以精准数据护航丰收,为全区粮油产能提升贡献“呼伦贝尔力量”。
 
  一、粮油测产传捷报,高产典型树标杆
 
  目前,呼伦贝尔市共完成190个测产点的测产工作,面积超过17万亩,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涌现出一大批高产典型,个别地块单产实现了新突破。其中,大豆:巴彦农牧场万亩片亩产达318.57公斤;甘河农牧场千亩片亩产达336.13公斤;鄂伦春旗千亩片亩产达274.06公斤;莫旗千亩片亩产达259.85公斤;大河湾农场千亩片亩产达241公斤,巴彦农牧场百亩片亩产达327.52公斤;阿荣旗百亩片亩产达305.73公斤。小麦莫拐农牧场千亩片亩产达531.02公斤。油菜哈达图农牧场千亩片亩产达280.34公斤,特泥河农场千亩片亩产达261.96公斤。水稻已完成2个测产点的测产工作,测产面积超过0.17万亩;玉米已完成8个测产点的测产工作,测产面积超过1万亩,测产工作仍在有序推进中。
 
  二、部署协同聚力量,措施到位保精准
 
  动员部署精准测产,呼伦贝尔市立足全市粮油作物种植分布实际,在测产工作动员部署阶段锚定“全域覆盖、精准施策”目标,构建“专业团队+乡土专家+农户”三位一体协同测产模式,实现主要粮油作物种植区域项目全覆盖,确保不漏一块重点田、不落一个关键产区。
 
  要求举措规范测产,聚焦“数据真实、流程规范、结果可靠”一是成立专业化技术团队,积极对接国家、自治区种植业专家,邀请20个单位的专家参与测产,组建测产技术小组,下沉田间开展“一对一”指导,统一技术标准、规范操作流程,全程提供专业化指导;二是严格按照测产方法,每个测产地块需经技术人员、乡土专家、农户代表共同确认,同步留存影像资料,确保数据可追溯;三是联动市、旗两级统计部门及国家统计局呼伦贝尔调查队,全程参与测产监督,确保每一组数据真实可追溯,为单产提升提供可靠依据。
 
  深挖本地农业智慧,吸纳长期扎根田间的种植能手、合作社负责人作为“乡土专家”,让农户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结合他们对地块肥力、种植习惯的了解助力测产,让测产取样更贴合实际;同时,同步推进宣传工作,在田间测产时同步向农户讲解高产技术要点,为后续农业技术推广奠定基础。
 
  三、“四良融合”技支撑,强化指导提产能
 
  全年呼伦贝尔市各级农技推广部门以“四良融合”为核心,多举措支撑粮油作物单产提升。一是加强技术指导,组织技术人员聚焦大豆、玉米等主要粮油作物在耕种管收等关键环节,共举办技术培训班60期、培训人员4737人次,选派141人次技术人员开展指导3990人次、发布技术指导小视频25个、发放宣传手册8000余册。二是深化科技支撑,建立“技术人员包片、示范户带农户”机制,跟踪解决生产难题。三是抓实项目带动,以粮油单产提升为抓手,整合绿色高产高效、协同推广等项目,为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通过科学测产,全面精准掌握了今年粮油作物的实际产能,梳理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高产种植经验,为明年优化种植结构、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提供了数据支撑。下一步,将持续做好测产收尾工作,同时总结高产案例中的技术要点与管理模式,推动农业技术下沉田间,助力农户提升种植效益,为推动全市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作出更大贡献。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产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