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保避障式无人机
参考价 | 面议 |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苏州极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E-A2020
- 所 在 地苏州市
- 厂商性质生产厂家
- 更新时间2022/8/3 15:05:49
- 访问次数2695
产品标签:
苏州极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以双目视觉感知和AI自主控制为核心,研发、生产、销售可适应户外作业、复杂环境的智能机器人的高科技企业。
公司致力于机器视觉领域的数据、技术和产品研发制造在农业服务、电力巡检和轨道交通等高精高速检测领域的应用。
2018 年推出了以双目视觉为核心的三维环境感知系统和无人驾驶技术平台(EAV Platform),将智能仿地、智能避障作业实际应用于农业植保领域,推出*全域感知智能植保无人机 E-A10 系列(E-A10/ E-A10M)。
2019 年推出极目 E-A2020 系列植保无人机,E-A2020系列植保无人机采用双目视觉感知技术,无需测绘即可在各种复杂环境下,完成精确自主飞行作业。配合自主研发的常温弥雾喷洒系统,可以精准高效的完成各种作物,尤其是高杆及果树作物的飞防作业,为专业飞防提供专业植保无人机。
极目拥有阵容庞大的研发团队,包括来自 7 个国家的机器视觉、飞行控制、人工智能、计算机软硬件、农业植保等各行业专家。公司致力于将更高精度、更高速度、更加专业的检测技术应用于产品,为高品质生活护航。
智能植保无人机,常温弥雾植保无人机,E-A2020智能植保无人机,无人驾驶植保农机,农用机械,智能育种装备
加工定制 | 是 | 生产类型 | 国产 |
---|
植保避障式无人机 产品信息
植保避障式无人机简介:
无人控制系统包括北斗 GPS RTK 高精度定位系统、视觉感知测 量系统、车辆行进控制系统、通讯传输系统以及远程遥控系统等。 确认作业边界后,无人驾驶系统自动规划路径及导航、自动拐弯、刹车及返航、自主避让障碍、自动控制变量喷洒、远程指挥调度中 心实时监控等功能,是一款能适用于水旱田两用施肥洒药的无人驾 驶自主植保农机。
在卫星定位信号不稳甚至丢失情况下,可继续安全智能飞行,保持两分钟精准作业。
CCMS同轴反转常温弥雾系统,实现20至250微米范围内的粒径双峰分布,粗雾滴定向性好,细雾滴穿透性强,更适合厚冠层作物。实时动态流量匹配、左右喷头自均衡,流量更精准。16kg高强度碳纤维折叠机身,单人即可搬运转场。精准高效完成各种作物,尤其是高杆及果树作物的飞防作业。
自主避障植保无人机产品优势:
简单易学,手机操作:新手当天就可学会操作。
伤苗率低:窄轮设计(2-3 厘米),与常规地面植保机相比,不易伤苗,压苗率仅千分之三。
通过性好:机身轻巧,动力强劲,可轻松越过田埂。
安全性高:自主作业,主动避让田间障碍物。
喷洒效果好:变量喷洒、喷洒均匀。
节能环保:省药省水,减少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 锂电动力,能耗低,无污染。
作业效率高:正常作业每小时 30 ~ 90 亩, 日作业面积可达 1500 亩以上(可昼夜连续作业)
续航时间长:续航时长可达 8 小时
离地高度:根据机型,机身高度 0.2-2.5m。
药量可调:每亩用药量可调范围 3-15L。
应用范围广:水、旱两用;可喷施除草剂、杀虫剂、 杀菌剂和水溶肥,也可施肥(选配)。
喷杆可调:高低调整范围 500-1800mm;喷洒可分为 3 段控制。
轮距可调:调整范围 1700-2200mm。
药箱容量:120 升,500 升

特点:
自主避障,无需用户对特定障碍物进行打点测绘,可自动作业;
智能仿地,满足平原、丘陵、山地、茶场等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植保要求;
快捷规划,在地图边界清晰的地块,无需用户对地块进行逐点测绘,可手绘地图确定地块边界,提高测绘效率;
精准喷洒,根据用户输入的亩用量自动调节流量实现智能喷洒控制;
适用性强,可选离心、弥雾喷洒系统,雾化均匀,雾化颗粒可调节范围大,满足大田和经济作物作业要求;
运输便捷,折叠设计,机臂和旋桨都可收纳,无人机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和运输;
智能操控,智能化高,可一键起飞、悬停、返航,飞行时不需用户介入,用户学习半小时即可上手飞行,大幅降低对专业飞手的依赖;
安全性高,远低于行业内平均炸机率,且卫星信号丢失后,无人机可保持安全自主飞行1分钟;
数据管理,配套完备的农业数据管理系统,帮助提升作业管理效率,提高经济价值
植保避障式无人机技术实现:
(一)障碍感知——原地悬停等指令
要避开障碍物,首先得探测到障碍物,对吧。那么市场上常见的无人机测距传感器有超声波、红外线或者激光等等,但对于农业无人机来说,受农田的复杂环境影响,难度会更加大,干扰系数太多。因为以上传感器能获得的数据太少,干扰因素多,所以此时的在感知障碍后只能做到原地悬停,需要手动去下达指令,比较依赖飞手的关注和操作。而进阶的自主避障植保无人机避障技术,则是在障碍物感知基础上,能够规划避障的行进路线,提高智能化,方便操作。
(二)规划障碍——规划行进方向
在这个阶段的应用比较普遍的是视觉避障——双目视觉。这种技术是根据人眼估计距离的原理,就是通过两个不同距离的摄像头拍摄同一个障碍物场景,然后利用摄像头之间的距离差去换算成无人机和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这一种技术可以帮助植保无人机在一定程度上做到自主避障。
(三)自主绕障——三维地图和路线优化
避障技术再进一步,就是实现自主绕障了。要实现自主绕障,需要依靠实时场景的构建,以及控制系统算法去自行规划避障路线。但是目前的技术在“实时”和“计算力”方面还不够完善,毕竟自主避障植保无人机的功耗和计算能力都是有限制的,暂时还没办法*地实时感知周围环境的能力。
在找 植保避障式无人机 产品的人还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