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我国小麦基础加工技术:已达*水平

2009年08月11日 10:18来源: >>进入该公司展台人气:942


  日前,记者从国家科技部了解到,随着我国“十一五”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小麦粉和传统面制品工业化技术与装备开发”顺利通过科技部专家组验收,在我国面粉行业已沿用数十年的传统加工技术将得到全面提升,与此相关的面粉及相关食品将达到一个新的行业水平。有关专家认为,以小麦加工为代表的一系列食品加工共性关键技术所取得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的小麦等食品加工技术和装备领域已达到或保持水平。

  面粉作为人们基础食品的核心组成,被不断应用在挂面、馒头、水饺、面包、方便面和众多食品中。

  据不*统计,我国每年的面粉市场总产值高达数千亿元。然而,由于小麦加工的技术含量需求低,再加上我国面粉加工基础广泛,多年来我国面粉加工技术一直没有得到明显提升,而国内面粉市场也仅有白象、古船、银河等少数几个面粉品牌。2006年1月,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立项,由河南省白象食品集团、河南工业大学、江南大学、武汉工业学院以及古船面粉等七家单位共同承担“小麦粉和传统面制品工业化技术与装备开发”课题研究。

  据负责承担该项目课题研究的白象食品集团工程师、河南工业大学教授王春介绍,在历时3年的研究开发中,课题组成员针对我国小麦粉和传统面制品生产现状,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先后攻克了节能粉生产、非油炸多种谷物挤压熟化等新技术、四大主食粉和多谷物营养粉等新产品、有效替代物ADA包埋缓释技术、研制生产自动化、连续化关键装备等多项研究课题,并成功申报15项。

  据了解,和传统面粉加工相比,“节能粉新技术”通过大幅提高磨粉机的使用效率、单位产量,不仅提高了小麦利用率、降低了电耗,还zui大程度地保障了面粉加工的品质和安全。通过该技术,可直接提高单位产能20%以上,出粉率提高2%以上,降低能耗15%左右,目前已经在国内107家制粉企业全面推广和应用。而研究成果中的“谷物非膨化挤压方便面生产线关键设备和技术”,是我国在多谷物方便食品产品工艺要求的基础上,研制开发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功率挤压机、高速定量切割机、连续无级双螺杆均匀喂料系统等关键装备,其主要性能指标已达到进口同类产品水平。利用多种谷物粉工业化生产方便食品,不仅创新了传统制面工艺,还大大拓宽了方便面加工的原料适用范围,丰富了方便食品种类,为我国特种谷物资源的深加工开辟了新途径。

  专家认为,小麦基础加工技术的突破,不仅使我国食品质量明显提高,还大大推进了食品工业的节能、减排、降耗和资源的多级综合利用水平,在推动食品领域科技进步和提高我国食品竞争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农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农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农机网,https://www.nongjx.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