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制砂机知识:人工砂的发展由来
由于天然砂石是一种地方性材料,受资源和运输的限制。从20世纪60年代起,一些水电和土木建设工程就开始就地取材进行机制砂的生产工艺、产品技术性能和在混凝土中应用的研究,并开始在工程上使用。*条人工砂生产线创于四川的映秀湾电站工程,66年底建成。该生产线总产量为60万吨。
在建筑上开始应用较早的是贵州省,并于1978年制定了我国*个人工砂的地方标准《山砂混凝土技术规定》,以后,云南、河南也相继出台了人工砂地方标准或使用规程。我国的香港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原因也是使用人工砂较早的地区,其执行的英国标准BS882明确人工砂的品种和技术要求至少30年以上。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砂石业同其它建材行业一样发展很快。我国砂石年产量由改革前6亿多吨增加到50亿吨,其中,砂约20亿吨。砂石成为所有产品中重量zui大的产品。但天然砂资源是一种地方资源、是短时内和长距离运输的,随着基本建设的日益发展,在我国不少地区出现天然砂资源逐步减少、甚至无天然砂的情况,混凝土用砂供需矛盾尤为突出,而砂的价格越来越高,在有些地区高达130元/吨,用砂高峰时还无砂可用,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进展。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于是在我国很多地区都出现了乱采乱挖天然砂的情况,特别在前些年,毁田挖砂、破坏河道挖砂的情况比目皆是,不但破坏了有限的耕地、防洪堤坝,并由此引发了不少工程事故。另外,由于天然砂的无序生产,在生产、贮存、和运输过程中还造成对空气和环境的污染。 随着混凝土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混凝土对砂的技术要求则越来越高,特别是高强度等级和高性能混凝土对骨料的要求很严,能满足其要求的天然砂数量越来越少,甚至没有,严重地制约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
我国有大量的金属矿和非金属矿,在采矿和加工过程中伴随产生约20%的尾矿,有相当尾矿没有合理利用,已约有上百亿吨的尾矿大量堆积,占用土地,造成环境污染,而如果经过适当分选与加工,不少尾矿就可以制成人工砂。例如,1985年起,首钢迁安矿山公司就开始进行用旋流一次尾的办法生产建筑用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既解决了提环境污染问题,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形成综合效益,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国策。 因此,自90年代以来,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福建、浙江、河北、山西、四川、江苏等省市都相继开展了人工砂的使用研究,先后建立了少量的专业人工砂生产线。
本公司主要产品有:人工制砂机 制砂成套设备 砂石设备 制砂设备 制砂机,如有需要请:,更多详情请登录:
了解更多
下一篇:河北保障购机补贴政策顺利落实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农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农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农机网,https://www.nongjx.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