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收获机械化技术要点
(一)技术内容
我国水稻收获机械化联合收获和分段收获两种。联合收获主要有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和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在全喂入收获机中按照行走部件的又分为轮式和履带式两种。
(二)技术要求
1.农艺准备
(1)具有适合机具行走和下田的道路条件。
(2)提前晒田。提前放水晒田,以适合收获机具下田行走的要求。对于轮式联合收割机,泥脚深度不超过5 cm;对于履带式联合收割机,泥脚深度不超过10 cm为宜。
(3)稻谷籽粒含水率在15~25%之间,收获时水稻叶面干燥,无露水。
2.机具准备
根据各自的农业特点和经济条件选择合适的机型。一般情况下,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是收获水稻的机型。对于倒伏较严重的水稻,不宜用全喂入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
3.作业要求
(1)适时收获。在完熟期进行收割,不影响下茬种植期便可。
(2)脱粒、分离干净。损失率、破碎率、含杂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留茬和秸秆处理。在保证下茬作物的播种和生长的前提下,留茬高度在20 cm 以内为宜。秸秆还田,要求收割时直接将秸秆切碎并均匀抛撒于田间;不需秸秆还田,采用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稻草铺放整齐。推广应用稻田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地区,留茬和秸秆处理要结合《稻田秸秆还田技术模式概要》要求。
(4)稻谷收获后,及时进行晾晒干燥或进行机械干燥,确保水稻达到安全水分。
(三)注意事项。联合收割机的长距离转移要严格遵守道路交通法;履带式收割机上下运输车辆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程序进行。
上一篇: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要点
下一篇:国内玉米收获机械的技术特点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农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农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农机网,https://www.nongjx.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