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哈哈:自主创新铸造9年*
自主创新能力是农机企业能否取得竞争优势、谋求快速发展的根基。未来的竞争实际上也是竞争能力的比拼。我国目前仅有30%左右的农机产品达到了水平和*水平,其余约70%的产品只相当于国外发达国家20世纪70--80年代的水平,这就需要我国农机企业,在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同时,瞄准行业走向,以提高技术水平为重点,坚持技术创新,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技术标准,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流产品,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水平。
在2005年11月1日举行的庆祝中国拖拉机工业50年大会上,*社社长徐如俊在讲话中说:“自主创新是牵动中国农机工业发展的支点。建设自主创新体系、打造自主品牌将直接关系到中国农机行业竞争力的提升与发展。”同时,徐如俊又指出:“推进中国农机工业的发展,是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中国农机化报的接力者,*农村版农机周刊将继续关注农机行业的发展,关注农机行业的自主创新。
从本期开始,农机周刊将陆续推出“自主与创新看农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关注农哈哈,不是始于日前。去年,记者曾多次接到来自安徽、山东、吉林、宁夏等地农民的:请记者牵线,购买或经销农哈哈的产品。
到2005年,河北农哈哈机械有限公司的播种机已经连续9年获得全国产销量*的称号。去年该公司制造的不对行玉米联合收获机在市场上被抢购一空,以致出现了该公司勃口每年一度的全国农机展会时,只能去反租农民从公司买走的不对行玉米联合收获机才能参展的局面。
农哈哈,一个当初靠七八个人、自筹资金3.6万元起家的作坊式小农机厂,经过15年的历练,已成为 “*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播种机重点”“河北省小巨人企业”,农哈哈品牌则获得“中国农机行业”称号,其成长原因何在?
产品围绕市场创新
播种机是农哈哈公司的当家产品,有十几个系列:普通玉米免耕播种机、施肥玉米免耕播种机、小麦玉米两用播种机、覆膜播种机、圆盘小麦播种机、免耕小麦播种机等,产品几乎覆盖所有的细分市场,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农哈哈也—举成为中国播种机行业规格zui全、品种zui多、产销量zui大的企业。
纵观农哈哈播种机的发展足迹,就可以清楚的发现,农哈哈产品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围绕市场搞创新的科技创新史。市场上zui早出现的玉米播种机是两行玉米开沟播种机,农哈哈在瞄准这个产品以后,根据市场需求,对产品进行了的技术创新和改良,研制出了具有自身特点的三行玉米开沟播种机。产品一经问世,即受到农民的欢迎。农哈哈并没有就此止步,他们从农民的需求中,寻找设计灵感,根据市场的需要不断改进自己的产品。15年间,产品更新厂15次。河北沧州、廊坊等地习惯在播种的同时进行施肥,农哈哈就开发了施肥型的玉米播种机;机手们希望能提高动力机械的利用率,减少闲置时间,多赚些钱,他们就设计开发了小麦玉米两用播种机;多年来,小麦播种都是先施肥,再播种,然后再耙盖,zui起码要三道工序,动力消耗大,耗时也久,他们就在小麦播种机上安装刮平机构,使播种和耙盖一次完成,再把旋耕机和播种机接连起来,形成—个新的机型——旋播机,一次性完成了旋地、播种、施肥、镇压、刮平等工序。
2000年起,农哈哈借鉴上*的气吸式精密播种机的技术,开发研制出适合国情的气吸式精密播种机,受到种业*孟山都、杜邦先锋公司的青睐,双方达成联销协议。
与此同时,农哈哈还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米仓转式精位穴播机:这是对传统窝眼式玉米播种机的一场革命。该项目2003年被列入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4年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2005年,农哈哈玉米穴播机的生产量虽然已占到玉米播种机生产总量的30%,但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农哈哈公司董事长张焕民对记者讲:“再过3年,传统的条播玉米机将退出历史舞台,代之而起的将是仓转式精位穴播机和气吸式精密播种机。”也正是由于持续不断的利技创新,才使得农哈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屹立在峰头浪尖。
工艺工装围绕产品创新
与产品创新相配套的是工艺、工装的不断创新。要生产出*的产品,没有*的工艺和工装是不可能的。创业之初,农哈哈没有资金购买现代化的工装设备,他们就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搞发明创造,像多头钻、双孔镗、多面铣、冲压模块等等都是自己设计制作的,直至今日仍在使用。为了提高玉米播种机镂角的耐磨度,他们经过反复实验、长期摸索,采用65M钢加钨钢粉喷涂再经淬火处理的方法,使镂角的硬度达到了HBC85以上,其使用寿命与以前相比提高了3倍。
他们又先后引进了两条喷塑流水线,*次把冰箱彩电上的喷塑制造工艺运用到农机具上来,不仅使机具流光溢彩,更提高了机具在恶劣气候环境里作业时的表层耐磨度,有效地保护了机具,延长了使用寿命。
为鼓励员工在工作岗位上进行革新创造,农哈哈公司设立了“科技成果奖”,每年申请此奖项的技改或发明项目多达四五十个,目前,工人自主创新发明的工装模具已达到100多项,获得国家16项。
农哈哈公司始终重视对产品创新的硬件投入,15年中,用于购置现代化设备投资1300多万元,建成了4个新产品研发设计室、1个工艺设计室和4个新产品开发车间,产品全部实现了CAD计算机辅助制造。
营销围绕服务创新
“卖的是服务”,在农机行业尤其如此。农哈哈建起了完善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体系;仅在北方就建立了400多个特约维修服务部,凭借“要一寸给半尺,要一尺给一丈”的*服务理念和“说到做到,一诺干金”的行为准则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赖。
2003年,玉米联合收获机*年投放市场,农哈哈实行一机—人全程跟踪作业服务,不论是较近地区还是较远地区,所有“三包”服务费用—律由公司负担。“三包”队本省内12小时内赶到现场,外省市24小时内赶到,购机后不满意的15天内无长时间使用的可退货款。除了传统的“农忙服务到田头”外,他们还相继推‘出了“农闲服务上家门”“大型机具定期回厂检修”“不是农哈哈产品也维修”的新举措。农哈哈在强化客户服务的同时,在营销上大打"为经销商服务”这张牌,他们称之为“*抱金蛋”。“压工不压商”,这是农哈哈自建厂以来就奉行的一条销售法则。对于经销商,农哈哈是这样做的:机具卖出去了,你赢利;机具卖不出去,我负责运回,预先支付的货款一分不少地退还。这样一来,农哈哈的经销商就没有了任何风险和负担。
“让利于商”,是农哈哈奉行的又一条销售法则。农哈哈把机具的出厂价格定得很低,自己留利很小,zui大限度地为经销商让出利润空间。
农哈哈还出台了—系列销售奖励政策,用利益导向机制来调动经销商的销售积极性。早在1996年,河北衡水护驾池镇的经销商张松山在销售商大会上就以《携手农哈哈,我开上桑塔纳》为题发言,讲述了经销农哈哈产品给他带来的实惠。
耕整种植机具的销售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如何做到淡季不淡,这个课题在农哈哈也具挑战性。从1995年起,农哈哈就推出了月份差价策略,让经销商自愿在销售淡季预付货款。像九行玉米施肥播种机,在2005年销售旺季4、5、6月份价格分别为1365元、1380元、1395元,但是在以前的1、2、3月份则分别是1320元、1335元、1350元。经销商把货款放到农哈哈的账户上,比存放在银行里面要得到更多的利益。
本报记者 王文革
*农村版 2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