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湄南河畔的曼谷雨霁初晴,2025年首届泰国国际农机展于泰国最大的会展中心IMPACT盛大开幕。作为中国农机扬帆亚太的“首航站”,展会吸引了逾百家中国企业与全球买家,彰显出泰国作为中国农机企业进军东南亚市场的战略跳板地位。
泰国国际农机展盛大开幕
本次泰国国际农机展由中泰多方农机协会合作举办,是中国农机行业首次迈出国门、在海外打造的大型专业展会。
这不仅是中国农机产业走向国际化的标志性一步,更是中泰农业合作升级的里程碑,将为泰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注入全新动能。
01 中泰农机合作 共促产业升级
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会长范建华在展会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泰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机市场的旺盛需求正等待优质技术的赋能。中国农机行业经过数十年的深耕,已形成完整的体系,并在耕、种、管、收、植保机械等领域都拥有大批技术领先、质量过硬的产品。
本次展会是中国农机技术成果的展示窗口,更是促进中泰及东盟各国农机企业合作共赢的桥梁。秉持着“技术扎根、产业升级、农民受益”的核心理念,将带来更高效的农机设备和更先进的生产理念,提升区域农业机械化水平,助力本土农机产业发展。而这一理念也和沃得的初心不谋而合,沃得农机携优质产品深度参与到合作中来,让农民切实享受到现代农业发展的红利。
02 技术新里程 中泰共繁荣
今年恰逢中泰建交50周年,五十载风雨同舟,两国在农业领域合作成果丰硕,本次展会正是顺应两国农业生产实践与农机市场需求的重要举措。
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中国农机行业正积极参与全球农业现代化建设。此次展会汇聚了中国最新的农业技术,集中展示智能农业、精准农业、物联网农机技术,这些创新成果能有效应用于泰国的农业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沃得农机在泰国的生产基地已正式投入生产,此前泰国前国会主席颇钦·蓬拉军博士及当地经销商也曾到访沃得参观交流。这一布局为双方长期发展搭建了对话平台,推动中国农机在泰投资布局走向深入,为长效合作筑牢基础。
中国农机紧抓泰国市场
深入这片热带沃土,会发现当地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泰国农业以小农为主,水稻、甘蔗和木薯作为核心作物,但其
收割机械化率却很低。
此外,泰国本土制造能力有限,60马力以上
拖拉机依赖进口,沃得农机等中国企业已成功进入市场,同时配套提供配件与售后服务,构建起本地化服务网络。
性价比破壁 本土化扎根
面对泰国市场,中国农机企业凭借显著性价比与维修保养优势,在欧美品牌主导的格局中强势破局。
例如沃得农机的中小马力奥龙拖拉机适配泰国小农作业场景;联合谷物收割机高效应对水稻种植需求;鸿龙甘蔗收割机更是直击当地甘蔗收割机械化率低的痛点,产品高度契合泰国主流需求。
而沃得的扎根之道,在于“双轨并行”:需求导向研发,聚焦泰国主粮及经济作物特点研发创新;服务前置布局,通过本土化生产与渠道下沉,构建“零后顾”服务网络。
多方访客聚焦沃得展台
展会现场,沃得展台前人头攒动。当地农户、泰国农业合作社等组织纷纷驻足,还有多国观众组团参观,工作人员用流利的泰语或英语热情接待交流,细致解答各类咨询。
沃得农机作为出海标杆,产品已远销包括泰国在内的80多个国家,此前在东南亚地区的出口成绩就很亮眼,此次参展有望再进一步。
公司产品因适配性强深受当地农民认可,在东南亚的口碑持续沉淀。而贯穿沃得农机的“智能、绿色、服务”三大方向,让参观者表示收获远超预期,期待未来的进一步合作。
本届泰国国际农机展会现场的热络交流,正是中泰农机合作升温的生动注脚。当中国农机的技术实力与产业链优势,遇上泰国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求与政策东风,双方合作必将迈向更广阔的“共赢时代”。“中国制造”的东南亚故事,正翻开崭新篇章。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