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是中药材生产大省,金银花、丹参、西洋参等道地药材市场份额占全国市场份额较大。促进中药材生产高质量发展,对推动中医药产业守正创新、培育特色乡村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等具有重要意义。
为切实抓好中药材生产,近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全省中药材生产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措施》),提出以推进道地化、标准化、生态化生产为主线,以良种、良法、良机、良田、良制融合发展为重点,不断提高中药材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构建具有齐鲁特色的北方道地药材生产高地,推动山东省中药材生产高质量发展。
在强化科技支撑方面,《措施》提出,依托科研院校、企业等创新主体,重点围绕间套作、轮作、林下、仿野生等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病虫草害生物防治、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等单项技术开展技术攻关,加快突破山地丘陵、盐碱地、林下中药材生产关键技术瓶颈;加强中药材种苗移栽、田间管理、产后加工等机具装备的研发生产,着力提高生产管理全程机械化水平。
同时,要突出抓好绿色生产。重点围绕垄作栽培、设施升级、科学施肥、绿色防控、农机农艺融合等,因地制宜示范推广可操作、易推广、能复制的绿色生产集成技术,探索建立中药材生态栽培标准模式和技术体系。加强中药材生产地方标准体系建设。推进用于中药材的农药登记,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和安全用药管理,不断提升中药材质量安全水平,推动中药材生产向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方向发展。
《措施》要求,要强化政策支持,各地要统筹利用各类强农富农政策,稳妥有序扩增中药材生产规模,大力支持中药材现代种业发展、标准化生产、中药材基地建设等。要充分利用各类科技研发项目,重点支持中药材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等工作。要配齐配强基层中药材技术推广人员力量,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有序推进。
注:本文由农机网(www.nongjx.com)整理发布,资料来源: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