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高产高效行动是推进粮食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和品质提升的直接抓手,也是推进粮食等作物生产发展的重要载体。为指导各地落实好2025年全国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促进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增效,推动优势特色经济作物高质量发展,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近日,辽宁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制定了《辽宁省2025年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实施方案》(简称《方案》)。
根据《方案》,辽宁省2025年共安排全国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县28个,包括粮食作物项目县23个、经济作物项目县5个。其中,玉米项目县18个,分别为沈北新区、康平县、海城市、新宾县、清原县、本溪县、宽甸县、义县、黑山县、阜新县、彰武县、灯塔市、昌图县、西丰县、建平县、北票市、朝阳县、喀左县,其中阜新县、彰武县、喀左县同时作为节水增粮推进县;大豆项目县2个,分别为法库县、阜新县;水稻示范县3个,分别为台安县、东港市、盘山县;蔬菜(含食用菌)项目县4个,分别为沈阳市铁西区、朝阳市龙城区、喀左县、建昌县,喀左县同时开展土壤连作障碍综合治理技术试点;中药材项目县1个,为桓仁县。
实施目标
(一)建设一批粮油绿色高产高效整建制推进县。重点抓好玉米、大豆、水稻等作物,加强地力培肥、光温利用和全程机械化。玉米集成推广深翻深松整地、单粒精播密植、抗旱坐水播种、水肥一体调控;大豆集成推广粮豆轮作、合理密植等技术;水稻集成推广侧深施肥、绿色防控等技术。采用“三区”建设模式每个玉米、水稻推进县打造15个千亩方和2个万亩片,辐射带动10万亩以上;每个大豆推进县打造20个百亩田和5个千亩方,辐射带动5万亩以上。在项目区力争实现示范片亩产比当地平均水平高5%以上。
(二)建设一批节水增粮推进县。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中选择3个县开展节水增粮建设,系统推广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技术,鼓励应用适合大田粮油作物的移动灌溉
施肥机、智能水肥管理系统、高效水溶肥等新设备新产品,节水增粮县要开展土壤墒情监测,根据土壤墒情和作物需水规律,科学制定灌溉制度,合理确定灌溉时间和灌溉水量,每县至少新建5个自动监测站点,同时加强对原有站点的维修和维护,集成示范滴灌水肥一体化增产技术模式,力争粮油作物水分生产力提高10%,积极创建“旱地吨粮田”。
(三)建设一批经济作物提质增效推进县。在蔬菜、中药材等优势区,打造一批园艺作物提质增效典型。每个蔬菜项目县打造2个规模50亩以上的提质增效示范园区,配套温室小型机械生产设施设备、自动化环控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探索示范引领性技术。中药材项目县围绕道地药材优势品种,打造2个规模50亩以上规范化种植攻关区和5个1000亩以上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
资金规模及使用方向
结合国家资金安排、不同作物实施规模及投入等情况,每个玉米项目县补助400万元,大豆、水稻项目县补助340万元,蔬菜项目县补助200万元,中药材项目县补助192万元。项目补助不得与承担部级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项目任务的主体重复。至2025年底,项目资金支付率不低于50%,2026年全面完成项目并完成资金支付。资金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是物化投入补助。对实施项目所需的种子、肥料、农药、农膜、粘虫板、
杀虫灯、示范标牌等物化投入进行补助。蔬菜项目县还可对实施项目所需的温室小型机械化设备,自动化、智能化设施设备等物化投入进行补助(同一项目环节,不重复享受中央财政资金支持)。二是社会化服务补助。对推广(含改装)先进制种、播种(移栽)及施药等机械,改进施药方式,购买病虫绿色防控、耕种收一体化作业、防灾减灾等社会化服务进行补助。三是技术指导服务补助。对农业农村部门组织专家开展技术指导、开展优质品种推广、新技术集成组装、瓶颈技术攻关及测产、项目考核验收等方面给予适当补助。其中,技术指导服务补助不超过资金总额的10%。
注:本文由农机网(www.nongjx.com)整理发布,资料来源: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