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华西秋雨呈现发生偏早、雨量偏重的特征,对我国部分冬油菜主产区秋收秋种造成持续影响。为扎实推进全国冬油菜秋播工作、切实保障出苗质量,近期,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冬油菜播栽进度技术会商,全面调度当前秋播进展,深入分析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下一步生产技术措施。总体来说,今年我国冬油菜播栽较常年适播期有所推迟,当前,主产区油菜播栽进度已近九成,部分地区土壤墒情仍偏大,渍涝与病害发生风险偏高,下一步,油菜生产技术措施应紧扣“抗渍涝、保播种、促壮苗”,全力抢抓农时,抗灾保苗,加强管理,为稳定油菜面积、构建壮苗群体奠定坚实基础。
会商指出,2025—2026年度全国冬油菜计划种植面积1.1亿亩左右,目前播栽接近九成。与去年同期相比,部分省份油菜播种时期较常年推迟7—10天。从区域看,长江上游冬油菜主产省预计种植面积3900万亩左右,目前播栽超八成;中游预计种植面积5600万亩左右,目前播栽超九成;下游预计种植面积1300万亩左右,目前播栽超九成。从种植方式看,已播栽油菜中,直播油菜占比70%,移栽油菜占比30%。
会商强调,当前油菜播栽具备行政推动有序、各地抢抓进度有效、技术支撑有力等有利条件,但也存在安全越冬基础薄弱、苗期田管压力凸显、气象灾害风险持续等不利因素。下一步,油菜生产技术措施应注重抗灾保苗,加强田管。
1、抢抓农事,应种尽种
对于目前尚未播栽的田块,密切关注天气和土壤墒情,督促各地清沟排水,调节田间墒情,抢抓油菜移栽和直播。直播油菜要及时换用早熟稳产、优质多抗、耐迟播性强的品种;通过药剂拌种、增大播量等方式,增强种子苗期抗性,确保成苗密度。
2、疏通沟渠,造墒保苗
保证“四沟”通畅,机械开沟的油菜田,若围、腰沟较浅,应人工开挖加深,并将田外沟挖深挖宽,与围沟相通,确保排水通畅。密切关注天气和墒情,及时创造排灌条件,实现油菜苗齐、苗全、苗壮。
3、种后即管,促弱转壮
在油菜3—4叶期亩追尿素5—7公斤提苗促壮,对基肥不足以及晚栽、晚播等形成弱苗的田块,可增加20%左右的追肥量;3叶期后可喷施芸苔素内酯、赤霉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新美洲星等抗逆调节剂,促进苗期生长。
4、科学除草,减轻病虫
抢播之后及时封闭除草。没有封闭除草的田块,于油菜4—5叶期用精喹禾灵+草除灵进行茎叶化学除草。同时加强苗期猝倒病、菜青虫、跳甲、猿叶虫等病虫害的防控。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