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占我国棉花产量超九成的新疆迎来棉花采收季。一台台采棉机穿梭在天山南北的广阔棉田里,将雪白棉朵精准采收、压缩打包,昔日“弯腰拾花”的劳作场景一去不复返。近日,在新疆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华兴农场内,这一现代化采收图景更添科技亮色——新疆首个“无人化农场”正式开启秋收作业。这里实现从机械化到智能化的升级,没有穿梭忙碌的农机手,取而代之的是搭载中科原动力智耘农机无人作业系统的智能农机群,一场科技感十足的秋收在此展开,为新疆智慧棉田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走进棉田,智能化作业场景令人眼前一亮。安装智耘农机无人作业系统的采棉机在棉田里有序穿梭,凭借系统精准的路径规划与厘米级定位能力,自动对行、自动驾驶、自动收获一气呵成,拐弯掉头灵活顺畅;采棉机附近,无人驾驶地膜回收机紧随其后,同步完成棉秆粉碎还田与农膜卷起打包;农膜回收完毕后,无人犁地
拖拉机迅速进场翻松土地,随后无人拖拉机牵引的平地设备接力作业,精准完成农田平整,为来年的耕作完成整备。整套流程尽显智能、精准、高效的作业优势。
这一作业模式的背后,离不开中科原动力智耘农机无人作业系统的技术支撑。该系统搭载基于北斗的厘米级融合定位单元,可实现高精度定位,结合智能规划系统,能根据农机具类型、农艺要求智能操控农机具,优化作业轨迹,最大化农田利用率,提升作业效率与节能效果。同时,系统配备的主动安全单元,可实现远距离预警、近距离停障绕障,保障作业安全;高度集成一体化机电单元支持无损可逆安装与快速标定,适配多种农机类型。
目前,该“无人化农场”已经实现棉花的“耕种管收”全流程智能化作业。借助智耘农机无人作业系统与农场“智慧大脑”的协同,不仅实现了无人驾驶农机群体自主协同作业,更能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农事精准决策,例如预判施肥时间、精准把控用量,推动农业生产从“靠经验”向“靠科技”转变,为新疆智慧棉田建设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编辑:张光辉
审核:安之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