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65亿元惠农财政补贴有问题!农机购置领域是骗补行为的多发区

2025-09-15 16:01:05 来源:农机网整理发布 阅读量:29141 评论

  近日,国家审计署发布《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简称《报告》),其中在“重点民生资金审计情况”部分,报告重点审计了教育、养老、高标准农田、惠农补贴等4项资金及相关政策落实情况。
 
  《报告》显示,在惠农财政补贴部分,审计20省共发现问题金额46.65亿元:
 
  一是16省175县截留挪用41.64亿元,用于偿还当地政府债务、发放公职人员工资等。至2024年6月底,拖欠相关地区农户补贴资金平均1年,最长9年。
 
  二是16省104县不法人员恶意骗取4.78亿元。农机购置领域是骗补行为的多发区,主要是有关部门对农机售价、申领农户身份的真实性审核不严,为不法企业通过虚开销售发票、冒用农户信息等手段,骗取农机购置补贴留下操作空间。
 
  三是3235名基层干部虚报冒领2329.66万元。乡村基层干部是补贴信息审核上报的第一道关口,有的借职务便利虚报冒领。如甘肃宕昌县狮子乡财政所原所长吕某2018年以来,编造80多户农户信息编入补贴发放名单,并伪造签字累计冒领补贴等400余万元,用于赌博等。
 
  此外,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资金方面,《报告》重点审计了20省101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资金692.61亿元。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数量不实,41县将以前年度已建成地块重复上报,87县将未建成地块甚至非耕地直接虚报;二是质量不高,74县选址在自然保护区、重金属污染区等法律限禁或不具备耕作条件区域;部分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随意缩减建设内容、擅自降低用料标准等,或未与骨干渠系连通等无法正常灌溉;三是管护与利用不力,35县相关水利设施损毁等,最长已停用4年,影响生产灌溉。73县的45.34万亩被用于种植花卉等非粮作物、撂荒,或被公路等非农建设项目占用。
 
  注:本文由农机网(www.nongjx.com)整理发布,资料来源:国家审计署。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产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