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咸阳市与中国农机院全面合作正式启动

2013-12-17 10:01:43来源:中国农机总网 阅读量:2087

分享:
  nongjx导读:咸阳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年平均降水有限,制约农业发展,农机化成为解决这一困境的有效途径。中国农机院创新能力一直走在我国企业的前端,目前行业80%以上的在用产品技术均源于中国农机院。12月16日,咸阳市政府与中国农机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全面合作正式开始。咸阳市与中国农机院携手,将协同开展现代农业装备研发、制造、推广与应用,共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化示范区,从而推动我国农机化示范区建设更上一层楼。
  
  12月16日上午,市政府与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农机院”)在咸签署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我市与中国农机院全面合作正式启动。市长卫华、中国农机院院长李树君分别在协议签署仪式上讲话,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乔军主持。副市长刘新余介绍我市市情及实施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情况,并代表市政府与中国农机院副院长雷雨春一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市委副市级咨询员张宗平等参加。
  
  卫华在讲话时指出,咸阳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年平均降水有限,制约农业发展,这使得我们只能更多地在旱作技术上强化科研,农业机械化是这方面突破的重点。随着中国农机院和咸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咸阳作为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在农业机械化推动农业革命、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应该一步,做得更好。我们将一如既往重视农业发展、重视农业投入、重视农业科技、重视农业机械化的研究和应用,使咸阳农业发展成为我国北方旱作农业的*。卫华表示,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打造良好投资环境,为中国农机院、为更多农机企业落户咸阳提供的支持和服务。
  
  李树君表示,中国农机院与咸阳市战略合作,将协同开展现代农业装备研发、制造、推广与应用,共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在战略发展规划、产业化、新产品技术推广、人才培训交流等方面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农机、农艺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共同探索新时期农业机械化事业新模式,使咸阳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政策支持的先行区、农业机械新产品应用的集成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创新区。
  
  小知识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56年,1999年整体转制为中央直属科技企业,2009年重组进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竞争力、以农机产品制造为主体,集科、工、贸,产学研为一体的现代高科技制造企业集团。务涵盖了现代农业装备、畜牧业装备、农产品与食品加工装备等7大领域。
  
  始终秉承“支撑农业机械化、保障国家食物安全、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理想,历经50多年的奋力拼搏、50多年的锐意创新和50多年的成长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求生存到谋发展,实现了科技支撑产业、产业回馈科研的良性循环,逐步发展成为以现代农业装备、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与包装为主导,机电液、材料、信息、传媒等多元化产业协同发展,集技术研究、工业生产、产品经贸与服务,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的大型科技企业,是*批创新型企业和*企业。2011年,总资产达到58.2亿元,营业收入40.47亿元,同比增长35%。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农机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农机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农机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农机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