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生长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1)温度:一是食用菌生长主重要的环境条件,不同的品种,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不同.一般菌丝体生长阶段要求温度较度,一般在20-26℃,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求的温度较低,一般在13-18℃之间.温度的高低影响发菌的时间,出菇的时间和质量,因此温度决定着生产的成败和经济效益.人们根据对温度的要求分成高温,中温,低温型菇,但是同一种菌也有高温,中温,低温之分.
(2)湿度:有两个含义,即基质的含水量,用百分比计算:含水量(%)=水重量÷培养料湿重 ×100,另一个意义是空气相对湿度.不同的品种对基质含水量要求同,一般要求60%左右.如平菇,香菇则需60%,草菇则需要65-70%,在菌丝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要在75%以下为宜,这样菌种则不易感染.在出菇阶段,要求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否则影响子实体的生长.
(3)空气和通风(氧气和二氧化碳)食用菌是好氧真菌,氧气不足则不能正常发育.食用菌生命过程是吸氧吐出二氧化碳.在菌丝体生长阶段,一定浓度的CO2有刺激菌丝生长的作用,超过一定浓度则有控制作用.在子实体生长阶段,提高CO2的浓度影响子实体的生长,即降低品质,又降低产量,而充足氧气,则利于子实体的分化和发育,提高品质和产量. (4)光照:多数食用菌菌丝体生长阶段,不需要光,弱光也无不良反应.强光则影响菌丝体生长.在子实体生长阶段则需要一定的散射光,不需要直射光.
(5)其它方面的影响,在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阶段,如重力,有害气体的影响等都要考虑,否则会造成栽培的失败
鉴于食用菌对温度、湿度、空气和通风(透气性) 、光照的特殊要求,能向工厂化一样四季生产呢?能满足这些条件的正是一种叫“食用菌黑白膜”的功能双色膜!其连续使用可达5年以上。
食用菌黑白膜是国外引进的养殖种植专用黑白膜,外白内黑,只要用于夏秋季节,覆盖时白的颜色面朝上,具有很强的反射能力,而黑色向内遏止光线透入,起到遮阳降温效用,棚内温度比其他蓬布和薄膜覆盖的要降低很多.同时有较强的防病虫害效果。
食用菌黑白膜具有较高的热效应确保了地表温度在夜间及冬季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减小温差。热效应(IR): 是指在夜间或冬 天,地面低温环境下,保持膜内热量温度的能力,热效应的测量单位是IR,(Infrared radiations/ 红外辐射)的传送长度,就是这个食用菌黑白膜允许多长范围的光谱穿透,也就是越大的IR,热量越小,通常,热效应是由内层(黑色层)实现的,散光率(光的散射)是由外层(白色层)实现的,内层吸收和阻隔土壤里外逃的红外线,外层强大的散射作用将其反射回土壤里从而达到保温效果,食用菌黑白膜中间层为调光层,其功能是把农作物或动物无需的光普转变为有用的光普从而增加种养殖效益,同时中间层还起到隔热的作用可保障棚内夏日降温冬季及夜间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