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小麦机械化播种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方法
2014年04月02日
资料类型 | doc文件 | 资料大小 | 16KB |
下载次数 | 0 | 资料图片 | 【点击下载】 |
上 传 人 | 默认 | 需要积分 | 0 |
关 键 词 | 农机 |
- 【资料简介】
- nongjx导读:当前,小麦在我国的种植范围很广,机械化率已达99%.科研人员通过对多地区小麦机械化播种情况的调查发现,小麦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到耕地、播种、田间管理等诸多环节都存在问题,例如,免耕播种、除草成本高、播种量大,植保效率较低等。
新疆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小麦优势产区,其小麦生产对地区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本期我们以新疆裕民县为例,剖析小麦机械化播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地气候、地形条件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一、小麦机械化播种存在的问题
1.品种选择盲目
在新疆地区,农民对小麦品种的选择大多倾向于高产、抗倒伏的品种。实际上,新疆地处大陆深处,属于大陆性干旱气候,夏季热燥,冬长严寒,春温多变,秋温下降快,年降水量少。结合这一气候特征,农民应选择抗严寒、抗冻、抗旱性能强的品种;此外,新疆地区秋温下降快,应适期播种冬小麦,一般从出苗到越冬经历155天左右,这段时间也是冬小麦营养器官发育的重要时期,选择前期保肥发育快的品种,以确保小麦安全越冬。
2.整地缺少规范化操作
根据新疆裕民县的地形地势,农作物种植区域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丘陵旱作区、山前倾斜灌溉区和冲积平原灌溉区,这三个区域普遍存在常年降水量、土壤肥沃等特点,因此在小麦播种时存在如下问题:
(1)因降水量,不能依靠自然降雨灌溉,当地农民不能对墒情不足的土壤进行及时有效的灌溉,造成后期整地时肥料和水分的大量蒸发,肥效大量浪费。
(2)未及时整平地表和必要的镇压土壤,影响播种质量。在进行小麦播种前必须对土地进行平整与碎土,还要对上茬的秸秆进行灭茬处理,以便提高小麦播种质量。
(3)地形复杂,耕作难度大,导致耕层深度不一致。当地地形主要以丘陵和山坡居多,不利于机械化作业,易造成小麦播种质量差,影响后期的小麦产量。
3.播种过程缺乏技术指导
在小麦的播种过程中常出现播种深浅不一现象。若播种过浅(深度不足3厘米),小麦出苗后易生长缓慢,分节多而小,裸露面积大,根系浅不发达,后期易导致匍匐生长,不抗旱,易受冻和早衰;若播种过深(超过5厘米),会导致小麦出苗缓慢,叶小细长,分节少而小,麦苗黄瘦,易于枯死。建议此过程应由专人进行技术指导,及时对播种深浅不一的土地实施行之有效的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过浅、过深现象,减少对幼苗的伤害。
4.播种量的控制不严格
据调查,大多数农民在播种量问题上采取过量播种。受传统思想的束缚,人们认为多播种就会丰收,殊不知科学播种的重要性。以山前倾斜灌溉区种植的冬小麦为例,若每亩播种量达30公斤以上,就会导致麦苗细弱,不抗倒伏,而且麦苗过密,影响相互之间的通透性,使麦苗不齐,种子浪费,甚至影响小麦产量,同时也不利于田间管理。
5.不注重田间管理
(1)小麦出苗期未及时查苗补苗,会出现大面积缺苗和断垄现象,一般播种机械都不能保证麦种均匀播撒,这种情况下就会造成麦苗稀密不一。
(2)忽略了病虫草害的预防。由于当地土壤肥沃,阳光充足,地下土壤常常寄生蝼蚁等害虫,当地农民没有足够重视,常错过了预防病虫草害的的*时期,导致麦苗病死。
(3)不合理的灌溉和施肥,是导致麦苗大面积冻死和枯黄的原因。
“鑫天朗”单包多少秒看完视频就知道[详细]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农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农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农机网,https://www.nongjx.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