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黑龙江大庆-玉米膜下滴灌前景广阔

2009年09月15日 11:24来源: >>进入该公司展台人气:1148


  去年,黑龙江省大庆市在省农业开发办扶持下推广玉米膜下滴灌技术,收到抗灾保产、旱涝保收的效果,为实现粮食总产65亿斤,创历史新高立下汗马功劳。

  据测算,膜下滴灌玉米按亩产千公斤计算,亩纯收入近800元,如果考虑间作收益,亩纯收入可达到1000元以上。

  2009年,大庆市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重大决策,决定实施“百亿斤粮食产能工程规划”,玉米膜下滴灌就是其中的一个重头戏。预计到2012年,建设300万亩玉米膜下滴灌项目,增产30亿斤,增收24亿元。

  科学决策,三大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该市位于省西部旱区,年年苗期都是“掐脖旱”,严重制约着粮食生产。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作为提高粮食产能的重中之重,着力实施了抗旱保收田、农机合作社、生态环境建设三大工程建设,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从2005年实施的抗旱保收田建设工程,投入上采取“三个三分之一”的模式,即市里投入三分之一,县区匹配三分之一,农民自筹三分之一,县区和农民共同打井,市里负责井上配套部分,四年来累计投入8.2亿元,共新打农田机电井7711眼,配套喷灌设备11055套,全市累计喷灌面积达到430万亩,水田面积达到83万亩。

  今年,又将新建抗旱保收田108万亩,使抗旱保收田面积达到62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5%。

  从2005年开始的农机合作社建设工程采取3:3:4的运作模式,即市、县各补贴30%,农民自筹40%,四年累计投入2.2亿元,新建农机合作社188个,大型农机具作业覆盖面积达到350万亩以上。

  今年新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72个,全市总数达到260个。

  2000年以来,全市用于造林绿化和草原生态改善的投入达7.5 亿元,累计造林面积151万亩,森林覆被率由6.8%提高到10.23%,1034万亩草原全部实现了禁牧封育。

  今年,以防沙治沙和农田防护林建设为重点,完成人工造林12万亩,综合防治杨树病虫害80万亩。

  财力支持、科技支撑惠农利农

  市委、市政府充分挖掘大企业聚集和市县财政增长潜力,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努力向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倾斜,支持农业发展的力度逐年加大。2008年市、县财政支农投入突破2亿元,大企业投入达到5000万元,初步形成了以农民投入为主体、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支农惠农氛围。今年仅玉米膜下滴灌项目省、市补贴就超过亿元。

  几年来,该市陆续引进了八一农大、省农科院大庆分院、东北林大大庆生物技术研究院等一批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形成了较完善的集农业科研、培训、推广为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目前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优良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等项,推广面积2000万亩以上,培训农民25万人次,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明显提高,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玉米膜下滴灌推动粮食生产跨越式发展

  2008年经过一年的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实践证明,玉米膜下滴灌增产效果十分显着,一般地块,在选用紧凑型耐密品种、采取大垄平台整地、宽窄行播种、增施有机肥和化肥,在玉米需水zui关键时期及时滴灌补水、随水追施SODm增效尿素、加强田间管理等关键技术环节及时到位的前提下,膜下滴灌玉米比常规栽培玉米平均增产400至500公斤,增产率达80%以上。

  这是该市玉米栽培*一次跨越式的发展,增产幅度均超过70年代引进美国二铵、80年代引进吉字号玉米品种等单项技术,为2008年该市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做出了贡献,为该市百亿斤粮食建设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该*亿斤粮食产能规划提供了项目储备。

  玉米膜下滴灌大幅度增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靠增加有效株数实现增产。玉米膜下滴灌在整地上采取“玉米大垄宽窄行立体通透”栽培模式,小行距为40至50厘米,大行距为80至90厘米。这样可提高通透性,增加通风。同时,选用紧凑型耐密品种,增加亩保苗株数,亩保苗比常规栽培增加700至1000株,株距在22至24厘米,亩保苗达到4000至4500株,靠群体实现增产。

  二是靠增加有效积温实现增产。玉米覆膜可减少土壤热量向大气的传导散失,具有明显的增温作用,一般在同一时间、同一地块,5厘米土壤地温,覆膜地块比不覆膜地块高出6至7度。因此可以选用生育期较长,生产潜力较大的中、晚熟品种,种植生育期比常规栽培品种长10—15天的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三是靠地膜覆盖保墒实现增产。一般在同一地块、同一时间内,覆膜土壤0至10厘米土壤含水量比不覆膜高出14%以上,为玉米小苗营造了一个温暖湿润的温床,保证了玉米提早正常发芽出土,实现了苗齐、苗壮,保证了有效亩保苗株数。

  四是靠滴灌节水抗旱实现增产。目前玉米高产品种都是高喜肥、喜水品种,玉米膜下滴灌能够实现增肥、保水,在增施2000公斤/亩有机肥的基础上,每亩增施化肥10至15公斤/亩,满足了品种对养分的需求。采取液体追肥,把SODm增效尿素化成肥水,在玉米需肥时期,通过滴灌系统,随水施入土壤中,可提高尿素肥料利用率20%以上。同时,通过滴灌,能够做到按照作物生长需水规律,及时满足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实现增产的目的,如遇干旱年份抗旱增产效果更加明显。

  在此基础上,玉米覆膜大垄宽窄行栽培,可使玉米植株生长在一个相对干燥的环境里,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降低了玉米籽实水分,提高了玉米品质,实现了增产增收、节本增收和提质增收。

  到2012年,300万亩玉米膜下滴灌增收24亿

  去年,该市在省农业开发办扶持下推广玉米膜下滴灌这一覆膜的增温、保墒与滴灌的节水、抗旱两项技术相结合的综合配套技术,每亩市财政补贴100元、县区财政补贴50元、争取省农业开发补贴50元,其余为农民自筹。

  玉米膜下滴灌抗灾保产、旱涝保收效果明显:平均亩近千公斤,比常规玉米增产500公斤,如遇灾年增产效果更为明显。

  滴灌比喷灌节水50%,亩节水30立方米,与漫灌相比,滴灌用水仅为漫灌的七分之一,节水效果更为显着。

  同时,膜下滴灌可增温保墒,减少水分蒸发,抑制土壤盐渍化,避免土壤板结,而且不用铲不用趟,每个劳动力管理作物的定额由25亩提高到100亩,省工省劳。

  据测算,膜下滴灌玉米按亩产千公斤计算,亩纯收入近800元,如果考虑间作收益,亩纯收入可达到1000元以上。

  今年该市又新增了50万亩的玉米膜下滴灌,总面积达到73万亩。

  日前,该市召开现代农业暨新农村建设博览会,与会者欣喜地看到:应用膜下滴灌技术的玉米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到2012年建设玉米膜下滴灌面积300万亩,*一项就可带动全市粮食增产30亿斤以上,实现产量60亿斤,增收24亿元以上,农民人均增收1700元。

  加上玉米喷灌面积200万亩,实现产量24亿斤,水稻100万亩产量11亿斤,高粱60万亩产量6亿斤,大豆30万亩、杂豆50万亩、谷糜20万亩共实现产量3亿斤,大庆的粮食总产达到100亿斤以上,以全省5.5 %的耕地实现10%的粮食产能。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农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农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农机网,https://www.nongjx.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