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雨雾天气下的农用车辆肇事原因及预防对策

2009年07月29日 11:14来源: >>进入该公司展台人气:889


    雨雾天气行车不安全的因素较多,发生的车祸也屡见不鲜。为了有效的预防农用车辆事故,笔者结合近年来的工作体会,从雨雾气候下的车辆肇事原因入手,谈几点对策。

     一、发生车祸的主要原因

     (1)能见度低。雨雾天开车,驾驶员的视线受到一定的影响,一般说,雨雾越大,对驾驶员的影响越大。尤其在大雨或浓雾中,挡风玻璃的雨刮器虽不停的刮水,但由于雨水使光线透过率大大减少,浓雾时,视距仅几米,可见距离缩短,能见度低。

     (2)浓雾和雨天路面湿滑,车辆容易发生横滑和侧滑。其原因主要有:一是轮胎和地面之间的附着力降低。有关资料表明,雨后的柏油路面的附着系数只有0.4-0.5。因雨雾天柏油路面积水,渗出的油性物质浮游于路面,车辆在这样的路面行使时,制动距离大大加大。以 同样的20公里的时速,在紧急制动时,干柏油路面上的制动距离只有3.8米,而湿柏油路面上可达5.64米。此外,在附着系数低的路面上使用制动,车轮回被迅速“抱死”,发生滑动。而当车轮回被 “抱死”时,方向便失去控制。二是轮胎对路面的附着力不均匀。因公路排水需要,公路路面一般都修成中间高,两边低的路拱,由于重力的原因,车辆就会有一个由高向低的侧方向的力。当这个侧方向的力超过路面的附着力时,车辆就会侧滑,甚至侧翻。

     (3)久雨天气,行车条件变差,事故增多。这是因为长时间下雨,会引起路基塌陷与疏松,行车时稍有不慎,车辆在重力作用下,会陷入路基,严重时会造成车毁人亡的严重事故。

     (4)行人走路急,避让车辆不及时。刚下雨时,许多人因事先没有带雨具,在穿越公路时,往往回低头急跑,而不顾其他情况;骑自行车的人也会低头猛蹬,不注意来往车辆。此外行人穿雨衣、拿雨具,加之雨声干扰,听觉和视觉均受影响。

    (5)雨雾会将轮胎制动鼓浸湿,造成制动器失灵。制动鼓浸湿后,回由原来的干磨擦变为湿摩擦,制动距离增大。

    除此之外,有些驾驶员外出时,遇到下雨或起雾,担心货物淋雨或受潮,一个劲的加快速度,想及早赶回去,结果适得其反;还有的高速飞车,泥水溅了人家一身,好不开心,结果就在得意忘形之季,出了车祸。

     二、预防的对策
     (1)在雨雾天行车,应检查制动是否跑偏,刮水器工作是否正常。对怕雨水淋湿的部分应进行遮盖。
     (2)雨天特别是大雨天,路面滑、视线差,应勤按喇叭,减速行使,必要时开灯行使。
     (3)雨天避免在河岸、堤边、悬崖峭壁处等容易坍塌的地方久停,而应选择路基结实的空阔地停放。
     (4)雾中行车,特别是大雾时,视线不清,应开启防雾灯,不时地按喇叭,警告来车、来人,并随时做好停车准备。
     (5)雨中行车,与前车的距离应适当拉长,避免使用紧急制动,禁止滑行和急转弯,尽量在公路中间行使。
     (6)雨中行车,应注意低洼积水路段,估计积水深浅,确有把握,才低速通过。当大水淹没路面时,应下车察看或试探路面情况及水深,不可盲目涉水通过。同时应注意路旁的电线杆、电线、树木及建筑物等被风吹歪或吹倒的情况,以免造成危险或影响行车。
     (7)突然下雨,在公路上行人、非机动车、牲畜等会东奔西跑,寻找避雨处,或行人及骑自行车的人使用雨伞、雨衣等埋头行路,造成行车困难。此时要减速并多鸣喇叭,引起行人的注意。遇到暴风雨时,如行车困难,则应暂停,待雨量减少时再继续通行。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农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农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农机网,https://www.nongjx.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