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推荐展会
更多 > >
-
地点: 襄阳市 开展时间: 2025-05-09 举办单位: 湖北中贸会展有限公司、杭州铭通展览有限公司、襄阳企业联合会、襄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单位|襄阳汽车行业协
推荐专题
更多 > >
推荐视频
更多 > >
低速汽车应是汽车下乡的主力军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本报记者采访了农机行业“资深”的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时风集团董事长刘义发。
记者:刘董事长您好。从本月1日起,国家将安排50亿元对农民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及购买1.3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被业内形象地称作“汽车下乡”,已引起多方关注。作为连续十年排行国内老大的低速汽车生产企业,您如何看待现阶段这项政策的作用?
刘义发:可以肯定地说,这两种产品为中国的“三农”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三轮汽车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是在当时针对农民的需求及生产、生活条件,顺应农民意愿并受到农民喜爱的一个产品,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它诞生以来,为中国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它适应于田间作业,可耕地、耙地、播种、施肥、收获等;它可以在乡间路上运输,农民收获庄稼后,可用三轮汽车运输,农民结婚办喜事和春节等可以全家串亲访友,适应于农村的道路条件;它可以代替发动机进行固定作业,如浇地、磨面、碾米等。此外,购买和使用成本低,驾驶方便,运转灵活。前不久,我们国家发生大面积干旱,很多地方购买了三轮汽车的农民把车子开到田间地头,利用它的动力来进行浇灌,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记者:为了拉动内需,不少企业曾对国家实施的汽车下乡政策寄予很大期望。但是从zui近不少媒体的报道来看,似乎产生的效果与人们的预期有所差距。
刘义发:国家政策向农民倾斜这是人人理解和欢迎的。中国汽车企业对发展农村市场一直是期待观望,却作为甚微。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汽车业在国家政策的全力扶持下,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也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国内外的汽车企业也看到了中国农村这块市场,然而由于汽车的成本和用途及道路行驶状况,没有预期效果。在家电下乡、农机下乡的今天,国家为了振兴中国的汽车工业,加快“三农”事业的发展,又提出了汽车下乡的设想,无疑这种想法的初衷是正确的,然而真正让农民去购买、使用,或许还有待于农村道路的改善和农民收入的提升及汽车功能的增加。
记者:据记者了解,在广大的农村,价格低、操作方便、适应性强的的低速汽车有着非常大的需求。前不久,记者还看到不少地方农民利用低速汽车抽水抗旱,发挥了很大作用。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您认为在汽车下乡补贴的过程中,低速汽车该不该列为补贴范围?
刘义发:毫无疑问,三轮汽车、低速货车理应享受补贴,成为汽车下乡的*和主力军。*,这两种产品在我国早已纳入汽车管理,目前低速汽车在我国的保有量这几年逐步增长到2000多万辆,如果每辆车每年创造效益5000元的话,每年可创造社会效益1000亿元,也可增加就业岗位2000多万个。我国有2.3亿个农民家庭,如果每5个家庭拥有一辆低速汽车的话,那么保有量将达4000多万辆,从目前看,低速汽车的市场潜能还很大,这种农民买得起、费用低、创造效益方便快捷的产品是符合农民的需求,是农民发家致富的。
随着中央扩大内需、促增长目标的提出,作为扩大内需潜力的农村市场受到了的关注,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多项政策也纷纷指向农村市场,那么,农民消费能力有多大?消费意愿有多高?哪些政策zui受农民欢迎?《人民日报》2月25日第九版对此也作了调查阐述,该报记者在江西进贤县二塘乡发了26份调查问卷,结果准备购买洗衣机、彩电等家电的10户,购买农机的7户,购买食品、衣服的5户,购买科技书的3户,“存起来”的1户,其中没有一户要购买汽车。此外,前不久,上汽通用五菱总沈阳在《人民日报》撰文说,仅靠目前的政策真正打开农村汽车市场还有难度,给予农民购车补贴,应着力解决的是“买得起”和“开汽车干什么”的问题,如果连干什么都不知道,就无从谈起真正的关心和支持“三农”。
记者:如果搭上了“汽车下乡”的班车,三轮汽车、低速货车企业还要做哪些工作?
刘义发: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三轮汽车、低速货车也要与时俱进,更加适应农民的需求,向着功能齐全、安全可靠、方便驾乘等方向发展。因此,三轮汽车、低速货车企业要立足“三农”实际,贴近市场研发,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紧紧围绕“三农”服务。
时风集团是国家特大型企业,连续九年是中国农机工业的*,之所以时风产品在国内外*中占得比例较高,除了时风产品紧紧围绕“三农”需求搞研发、产品质量好、改型升级快之外,这主要是时风集团早就实施了三轮汽车、低速货车“三下乡活动”:一是送农需产品下乡,时风绝大部分产品在县城、乡镇设有专卖点,农民购买方便;二是送维修设备下乡,时风在全国设有1500多个维修站,各种零部件齐全,购买维修方便;三是送维修服务技术下乡,时风有3000多名营销售后服务人员,常年活跃在专卖点、维修站、乡村和田间地头之间,随时可帮助农民解决急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发动机
下一篇:机械产品出口呈加速回落之势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农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农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农机网,https://www.nongjx.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