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循环农业的“升级行动”

2008年12月22日 16:08来源:沈阳方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进入该公司展台人气:5146


    2007年12月8日本报曾以《“沼气歌”唱响伏牛山》为题,发表了全国*批循环农业示范市———河南省洛阳市以沼气建设为重点发展循环农业的长篇报道,在全国引起了较大反响。过去了近一年的时间,洛阳市沼气建设情况怎么样了,循环农业进展如何?近日,记者进行了追踪调查。

  “春雨模式”的兴起,提升了洛阳市循环农业水平,催生了循环农业的众多模式

  2007年3月,河南省食品安全会议在洛阳市春雨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春雨公司”)召开,时隔两个月后,河南省动物防疫工作会议又在该公司开现场会。随之,春雨公司名声大震,“春雨模式”传遍中原大地。

  作为洛阳市重点农业产业化的春雨公司是一家台资企业,地处千年古刹白马寺西侧,交通便利,附近没有污染源。周边是洛阳市主要产粮区,大量的玉米、小麦秸秆,为奶牛养殖和双孢菇种植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2005年5月,台商王公翼投资250万元人民币接手濒临倒闭的以奶牛养殖为主的春雨公司,同时,把中国台湾*的经营理念和生态环保思想带入其中。

  公司按无公害奶牛养殖标准投资建设了养殖小区,筑巢引凤,吸引奶牛养殖户到小区集中饲养。小区实行“五统一分”(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挤奶、统一销售;分户饲养),有效地降低了饲养成本,提高了鲜奶的质量。

  小区每个养殖单元配套建设储青池,每个池可储48万斤玉米秸秆,能满足24头奶牛一年的青饲料。每头奶牛平均每天消耗青饲料成本仅1.80元。公司全年储玉米秸秆1152万斤,为周边玉米种植农户增收35万元。给奶农订立产奶指标,每户全年产奶超过60吨,公司每吨奖励200元,提高了奶农增加存栏提高奶产量的积极性。公司与农村信用社联手,成立金融信用市场,奶农买奶牛缺少资金,公司担保,信用社即贷款。奶农在还清贷款前不能搬离公司小区,确保了小区奶牛存栏稳步提高。借鉴城市住宅小区的物业管

  理模式,成立养殖小区管理服务处,配备兽医、水电工、保安、清洁工,在为奶农做好服务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小区的管理,建设一个和谐的奶牛养殖小区。董事长王公翼介绍,由于采取了以上几个举措,小区奶牛存栏达到612头,鲜奶年产量达到1825吨。

  公司在环保方面,达到*。公司投资建设200立方米沼气池,把沼气通到每个牛舍,免费供奶农使用。建设冲水厕所、下水道系统、200立方米化粪池,把人畜粪便和污水引入化粪池,过滤沉淀后排入市政下水管道,做到环保节能。公司统一收集牛粪,按每头牛一年100元结算给奶农,平均每户可得2545元。公司把牛粪晒干后作为种植双孢菇的原料。牛粪及时处理,改善了牛舍的卫生条件,奶牛蹄子炎发病率也大大降低了。

  公司在奶牛养殖的基础上,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把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作为下一环节农业生产的原料,减低了成本,增加了收益,保护了环境。牛粪和稻草秸秆混合后是双孢菇种植的*培养基料。公司小区存栏奶牛每年排泄牛粪6000吨,就地取材种植双孢菇,是一个增加奶农收入、降低双孢菇种植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的发展方向。为此,公司在2007年初,投资建设了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内有21000平方米菇棚、年产40万瓶菌种的菌种厂,日处理食用菌3万斤的加工厂。在发展双孢菇种植方面,他们采取的是“公司+基地+农户+加工销售”的方式。2007年10月由公司牵头联合菇农成立了“洛阳市春雨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现在参加合作社的菇农扩展到洛龙区、偃师市、孟津县、宜阳县、栾川县,社员人数216户,占洛阳地区双孢菇种植户40%。利用专业合作社这个平台,公司食用菌基地向社员以优惠价供应菌种,免费进行技术指导,保*收购产品。洛阳地区大部分是小麦产区,公司去年试验用部分麦秸代替稻草种植双孢菇,取得初步成功。今年正在试验用100%麦秸种植双孢菇,并将总结经验,优选工艺后在合作社内全面推广。目前,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双孢菇种植面积达27万平方米,每年利用干牛粪950万斤,稻麦秸秆1500万斤,大大减轻了洛阳地区秸秆禁烧工作的压力,为周边农民在稻麦秸秆上增收180万元。

  双孢菇的培养料一年后要更新,而种植双孢菇每平方米有80斤废弃料,成了一个很难处理的问题。怎么办?王公翼董事长在调查中发现,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开始利用蚯蚓处理造纸厂的低浆渣、养牛场的粪便及城市生活垃圾。现在已经发展到工厂化养殖蚯蚓。

  调查了解后,春雨公司又上马了蚯蚓养殖,通过奶牛养殖———双孢菇种植———蚯蚓养殖这一完整的产业链,把上一道生产过程中的废弃污染物作为下一道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zui大限度地利用废物,做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达到*排放的目标。

  春雨公司的出现,提升了循环农业的水平,带动了洛阳市循环农业的蓬勃发展。目前,全市循环农业初步显现七种比较主要的模式。一是以新安县介庄村为代表的猪-沼-果模式。该村依靠林果业发展优势,发展杏树350亩,规划再发展200亩,全村猪存栏量760余头,建成户用沼气池210座,占农户的80%。二是以孟津县清河村为代表的猪-沼-菜模式。该村常年种植蔬菜面积400亩,温室大棚210座,全村猪存栏量800头,户用沼气350座。三是以伊川县乔村和孟津县董村为代表的粮-养殖-沼气模式。乔村有耕地面积1800亩,基本全部以粮食作物为主,秸秆除用作饲料外,全部实现还田,全村猪存栏1900头,鸡存栏4600余只,占地10亩的育肥牛养殖小区一个,户用沼气120座,300方大型沼气工程1座;董村依托全村1000余头的奶牛养殖,粮食作物秸秆全部用作饲料,发展户用沼气池120座。四是以孟津县李庄村为代表的养殖-沼-莲(鱼)模式。该村有专业养猪户16户,存栏量1560头,规模养鸡户3个,存栏3000余只,羊存栏100多只,有户用沼气池210座,莲藕(鱼)面积700余亩。五是以洛宁县长水村为代表的养殖-沼-菜模式。洛宁县长水村建有100亩的养鸭小区,年可出栏30多万只,肉牛200多头,蛋鸡存栏3万只,沼气池312座,5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正在建设中。六是以栾川县老张村为代表的种植-秸秆-食用菌模式。栾川县老张村耕地面积130亩,全部秸秆用于食用菌生产,全村发展食用菌170万袋。七是以孟津县煤窑新村为代表的养殖-沼气-药材模式。孟津县煤窑新村全村养殖猪800头,鸡3000只,沼气池400座,中药材种植面积600亩。

  以沼气建设和秸秆综合利用为重点,洛阳循环农业不断走向深入

  洛阳市循环农业,给记者感受zui深的是沼气建设和秸秆综合利用两大重点。

  2006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作为循环农业的重点和突破点。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由主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农业局长任副组长的农村沼气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农村沼气建设。各县(市、区)也都成立了相应组织,明确主管领导负责此项工作。随后,洛阳结合当地实际,重点规划了三个农村沼气建设示范带。即以栾川、嵩县、汝阳为主的南部丘陵山区沼气示范带,重点发展“猪—厕—沼”三位一体模式;以新安、孟津为主的沿黄滩区沼气示范带,围绕果树和温棚蔬菜,重点发展“猪—沼—棚—厕”四位一体模式;以偃师、伊川、宜阳、洛宁为主的伊洛河川区沼气示范带,围绕奶牛养殖小区、农作物秸秆利用,重点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和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户用沼气。市政府先后制定了《洛阳市农村沼气建设意见》、《洛阳市农村沼气实施方案》等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农村沼气发展优惠政策。从2006年起,每发展一座户用沼气,市、县财政补贴300元,每发展一座沼气工程,市、县财政补贴2万元。两年来,市、县财政共投资1.3亿元,其中市级财政投资5200万元。同时,为支持农村困难户建沼气,市政府还专门出台了《关于农村沼气建设小额贷款意见》,协调金融部门发放小额贷款1.1亿元,财政全额贴息一年,保证了沼气建设资金需要,调动了各地建设沼气的积极性。

  为了保证农村户用沼气建设质量,洛阳市把沼气专业施工队作为沼气建设的主力军,采取“五统一”的施工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沼气建设质量。全市沼气专业施工队达到515支,专业施工队承建率达到80%以上。为保证沼气用户科学使用,促进农村沼气健康发展,市财政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培训工作,市农业局还组织编印了《生态沼气培训教材》,,培训沼气用户37.5万人次,基本实现了每个沼气用户都有一个明白人。

  沼气建好以后,更为关键的是让农民用得好、用得久。为此,近年来,洛阳市委、市政府把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推进农村沼气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作为循环农业的重点工作来落实,从规划布局入手,在一定区域内扶持建立一家沼气服务公司,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实行跨区域服务。在乡村服务网点的布局上,他们把沼气建设200户以上规模的村列为重点,建立乡村服务网点,每个网点服务覆盖2-3个村,服务沼气用户500个左右,既保证沼气用户能够得到快捷有效的服务,又保证各村级服务网点的服务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为了规范沼气服务体系建设,他们制定了区域服务公司“十有”标准,乡村级沼气服务网点“六有”标准,服务人员“四有、三具备”标准。为解决沼气服务起步阶段的人员短缺问题,2006年洛阳市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把沼气技术服务岗位作为公益性岗位,在全市范围内公开招录下岗人员866名,经过培训后,充实到县、乡和重点村沼气服务队伍。同时,加大物资扶持力度,2007年市、县财政拿出965万元,购置村级服务网点出渣车124辆,沼气池建设模具1000多套,并对沼气物业公司奖励300万元;2008年市财政又拿出1400万元,对700个村级服务网点进行扶持,其中购买沼气进出料车700辆,沼气维护工具700套,到年底实现全市户用沼气服务全覆盖。

  针对沼气发展迅速、数量大、物业公司服务不够规范的情况,洛阳市积极探索多种服务形式,鼓励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市政府还专门出台了《洛阳市农村沼气全托服务试点实施方案》,在12个村开展沼气全托服务试点工作,即每月收取沼气用户20元服务费,由沼气服务队向用户免费提供2次进料、2次出料服务,并免费开展正常维修工作,保证用户正常用气。针对沼气服务人员多,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他们把服务人员培训作为沼气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不断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两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72期,培训沼气服务人员3850人,取得资质的沼气技工达到2712人,这些人员已成为洛阳市沼气技术服务的骨干力量。

  秸秆利用是洛阳市循环农业的另一重点。秸秆焚烧带来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等问题一度成为洛阳市领导头痛的事。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连维良、市长郭洪昌等5位主要领导联名在《洛阳日报》上发表了公开信,倡导社会各界加大秸秆禁烧工作力度,搞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一时被传为佳话。

  堵不如疏,禁烧的关键在于如何抓好秸秆综合利用。洛阳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先后两次研究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出台了《关于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意见》,并确定31个秸秆综合利用示范乡镇。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连维良,市长郭洪昌、副书记李兴太对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多次做出批示。市、县财政每年拿出800多万元用于秸秆综合利用,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开展。2007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由2006年的40%提高到70%左右,31个重点乡镇共完成秸秆直接还田95.2万亩,集中堆沤24万立方,青贮44万立方,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他们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主要采取了6种方式:一是实行秸秆直接还田。在伊洛川区和有直接还田能力的地方全部实行秸秆还田,2007年小麦秸秆直接还田面积达180万亩,占种植面积的49.5%。二是开展秸秆青贮。针对洛阳市养殖小区多的特点,专门成立了秸秆青贮服务队,市财政对养殖小区青贮每立方米补贴2元,2007年全市176个养殖小区青贮达到160万立方。三是发展秸秆食用菌。利用秸秆种植食用菌,每平方米可消耗秸秆40公斤,产食用菌4公斤,每年消耗秸秆2万吨。四是推广秸秆沼气。市政府把发展秸秆沼气作为循环农业的一项主要内容,每年都下达秸秆沼气池发展任务。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秸秆沼气池5000多座。五是开展秸秆集中堆沤。2007年,市财政专门拿出30万元,在6个乡镇12个村开展了秸秆集中堆沤试点工作,取得了成功经验。六是加大对秸秆加工机械的补贴。市政府把推广秸秆打捆机、压块机、节能灶等作为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措施,每年拿出50万元予以补贴。

  以点带面典型引路,洛阳市推出了100个示范村成为循环农业的亮点

  为确保循环农业工作顺利开展,洛阳市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全面推进”的办法,积极推进循环农业示范工作。2008年市委、市政府在全市选择100个村进行循环农业示范建设,出台了《洛阳市以循环农业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了三年的建设规划和建设标准,并列入市政府目标考核。各县(市、区)都在5月底之前,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完成了切实可行的示范村创建工作方案。市、县财政拿出300万元用于对循环农业示范村支持,并实行市、县农业局长包干的办法,由市农业局分包20个示范村,其余按照属地管理由各县(市、区)分包。100个循环农业示范村在帮建单位的帮助下,方案也已全部完成。

  为增强村两委班子领导对建设循环农业示范村工作的认识,提高他们对示范村创建工作的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洛阳市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洛阳市循环农业技术培训》教材,于5月25日-27日对100个循环农业示范村的“村官“进行了以循环农业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培训。同时,为保障沼气建设在全市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突出作用,他们对全市700个村级沼气服务网点从业人员,分八期对他们进行了沼气池建造、灶具管路的安装及维修、沼液抽渣车的维护和保养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村沼气村级服务人员的业务能力。

  为推进循环农业示范村包村帮建工作,洛阳市农业局系统各包村帮建单位积极行动,进行广泛宣传发动。2008年6月2日,市农业局组织召开了由各县(市)区农业局局长和主管副局长、市局直属单位站长(主任)参加的循环农业示范村创建工作会议。县农业局和各包村帮建单位也积极行动,共印发宣传页3万余份,发放宣传资料和实用技术图书6000多册,召开各种动员会和培训会210次,培训农民6903人次,让广大村民详细了解新农村建设的意义、目标任务和建设标准,积极投身创建工作。

  作为洛阳市循环农业示范市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的市委常委、副市长高凌芝介绍,洛阳市2007年9月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批循环农业示范市,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10月,洛阳市成立了全市循环农业工作领导小组,农业、发改委、财政、环保、畜牧、农机、科技、扶贫等部门一把手为成员,下设循环农业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循环农业建设的实施工作。各县(市、区)也都建立了相应组织,设立了办事机构,明确一名副县(市、区)长分管此项工作。市政府还把循环农业建设重点项目列入年度目标管理,纳入绩效考核,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进行了重点督查,建立周报制度,实行定期督查,每月统计一次工作进度,每季公布一次进展排名,年底进行总结表彰。同时,为支持循环农业工作,市委、市政府要求市、县财政每年都要列出专项经费,保证工作正常开展。

  经过三年建设,洛阳市现已建成户用沼气池38万座,使31%的农户用上了清洁能源,全市2998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有沼气;发展各类沼气工程277座,使65%的规模养殖场实现了牲畜粪便无害化处理。全市已建立区域性沼气物业服务公司30家,乡村沼气服务网点985个,与沼气用户签订服务协议21.5万份,沼气服务覆盖率达到80%以上。通过推广秸秆直接还田、青贮、堆沤、生产食用菌、秸秆沼气等综合利用措施,目前全市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到70%以上,31个重点乡镇利用率达到90%以上。乡村清洁工程积极稳步推进,全市有400个自然村建立了物业服务站,开展系统的乡村物业服务,实现了生活垃圾的集中无害化处理,有50个新农村示范村配套完善了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测土配方施肥、旱作节水和保护性耕作等实用技术得到广泛推广,目前全市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320万亩,亩年均节约化肥4公斤、节本增效30元以上,旱作节水技术推广面积达到4万亩,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15万亩。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全市各县(市、区)均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69个,面积55万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6个、绿色食品5个、有机食品1个。标准化养殖小区发展迅速,全市已建立标准化养殖小区(场)176个,通过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的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达到55个。

  循环农业的发展,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也促进了洛阳市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2007年,全市农业增加值154亿元,较上年增长5.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38元,较上年增长18.5%,连续四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农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农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农机网,https://www.nongjx.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