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点: 襄阳市 开展时间: 2025-05-09 举办单位: 湖北中贸会展有限公司、杭州铭通展览有限公司、襄阳企业联合会、襄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单位|襄阳汽车行业协
湿喂的理论和实际
一、前言
饲料加水即是湿饲料,将湿饲料喂给猪吃,即为湿喂,仔猪吸吮母乳就是湿喂,因为母乳本身就是水+乾物质。至於本篇所讲之湿喂是离乳後一直到出售间,猪只摄取水+饲料之相关问题,湿喂并不是一项新发明,只是的湿喂法可以避开过去湿喂上的一些缺点,且其正面的效益已远超过过去所能比,因此有必要完整且详细讨论湿饲及其相关问题,让养猪人家能正确的认识此种喂饲法以作为采用湿喂猪只之参考。
二、文献探讨
(一)湿喂猪只之优缺点:
湿喂猪只之优点在各期猪而言有其共同点,但亦有在某一阶段的特殊优点,详见表1和表2。
表1. 自动化湿喂对各期猪之共同优点
优 点 |
1. 节省饲料成本─因为湿料较可,所以原料采用弹性大 |
2. 节省喂饲人工 |
3. 减少废水量─可省法饮水器,因此可防滴水所造成之污染 |
4. 节省用水 |
5. 饲料中添加酵素类之利用效果 |
6. 改善摄食 |
7. 改善饲料之适口性 |
表2. 湿喂之优点
猪种 | 优点 |
公猪 | 见共同优点 |
乾母猪 | 见共同优点 |
哺乳母猪 | 1. 增进母猪摄食量进而改善仔猪成绩及母猪断乳後再发情 |
离乳仔猪 | 1. 减低仔猪离乳时由乳汁改为饲料的紧迫。 2. 减少肠道适应粉状料之问题。 3. 减少下痢。 4. 改善仔猪增重 |
肉猪 | 1. 改善肉猪摄食量 2. 改善肉猪增重 3. 特别是高环境温度下改善摄食量。 4. 改善肉猪之消化率 |
(二)仔猪
Braude(1972)的报告也许太久远,其中并没有特别讨论到小猪的部份,Partridge(1992)的报告中指出湿喂可以改善仔猪的摄食量,同时也可以改善生长速率,但是Kornegay等(1981)根据三所大学里同时所作的试验的报告中指出,有一所指出湿喂效果在增重方面较好,一所无差别,一所指出湿喂的效果不佳。在此三所大学试验里指出,湿喂效果不佳的那一所是仔猪开始测试时体重较重的一组,这或许指出对於非常健康之离乳小猪而言,乾料和湿料并没有太大之差别,但对体重较轻之离乳小猪湿喂可能较有利,同时此试验中zui大之问题是在湿喂组,饲料和水之比为1:2,而又没有其他水供给猪,很可能是因为总水量供给根本不够导致湿喂效果不佳,而Partridge(1992)之试验中除了湿料外也采用大量供给水及增加喂饲频度。Partridge同时指出饲粮一定要维持乾净。在他的试验中显示湿喂的仔猪其肠道中的绒毛均较乾料组正常,由此可见湿喂中仍有一些技术上之问题需要考虑,特别是湿喂之频率、水量等。由Virtala和Saranpaa(1991)之调查报告中指出,以大麦蛋白为主的饲料较以大麦和乳清蛋白为主的饲料在湿喂时产生的细菌数较多,这里也说明离乳仔猪如果要湿喂,除了喂饲频度外其配方中之原料亦影响湿喂成败之关键。Podyablonskii et al., (1984)报告中指出湿喂可以显着的改善仔猪的消化率,这结果很清楚的说明湿喂仔猪具有其利益,只是应在管理上避免不利之因素。
(三)肉猪
Braude(1972)的报告中清楚的指出湿喂的优点,包括生长速率增加、饲料利用效率改善、屠体品质并没有明显的差异。表3中Braude(1972)将当时所有湿喂的试验结果综合起来,例如生长速率上可看出改善的研究报告中有29个,而有不良效果的仅有3个,至於湿喂和乾喂比不分上下的有3个,这已很明显的说明湿喂对生长速率有良好之效果。
表3. 乾喂和湿喂之比较(Braudo 1972)
湿喂之效果 | 试验报告数目 | ||
生长效率 | 饲料利用效率 | 屠体品质 | |
改善 | 29 | 25 | 6 |
变坏 | 3 | 4 | 1 |
无差异 | 12 | 15 | 16 |
无资料 | 21 |
根据德国研究报告中指出,乾喂猪总使用的水量较湿喂猪多两倍以上,这些水可能有极大部份是在饮水中浪费掉,可见适当之湿喂反而节省用水,同时减少猪舍中废水量。
目前有一型自动喂料器,内装有饮水器可以滴水到饲槽吃料口之饲料上,根据北爱尔兰Patterson(1991)的试验显示,此种饲槽在喂粉料时并没有显着的好处,而在喂粒状料时,反而较一般饲料槽效果差。由此可以看出来,并不是水加料就一定是好的设计,特别是这一型之饲料槽,如果猪去玩饮水器,则饲料槽中都是水,猪反而吃不到饲料(饲料沉在下面),如不玩饮水器则Patterson的结果明显指出效果不佳。Cuych(1991)显示各类饲料槽和饮水器的设施似乎对猪只增重上都没有显着之影响,而饲料效率反而是饲槽内没有饮水器的好。但也有篇报告指出饲料槽中有饮水器对猪只成绩有利(Walker,1990)。Maton和Daelemans(1991)的报告中指出这类饲槽可减少水的溢出和浪费,Castaing和Chaier(1990)报告中指出,猪只需要一段时间适应湿料,而较大之猪适应期很重要;小猪时吃湿料,大猪期易适应湿料。
(四)母猪
母猪湿喂的报告不多,Balan et al., 1988之报告中很清楚的指出,哺乳猪湿喂可增加母猪的摄食量、产乳量较多,且离乳仔猪存活数多出0.3到0.4只小猪。Gadd(1993)指出母猪湿喂增加52%的摄食量,同时仔猪死亡率由平均一般的2.25头减少到1.15头。由此可见母猪用湿喂是有利的。
(五)饲料浸水时间
湿料在喂饲前浸水处理,在早期的报告中大部份指出有利於饲料利用效率之改善(Beker et al., 1963;Forbes and Walker 1968),但Barber et al., 1962并没有发现此现象,而在本省相当热的环境下饲料浸水是否恰当值得考虑。
(六)水和饲料的比例
Kryuchkovskii和Nepein(1985)指出湿喂时的饲料和水之比例大约在1:2.5到1:3之间。Chanvel(1990)指出饲料和水之比在1:2.5到1:4之间均对肉猪成绩没有影响,亦即湿料中含乾物质在20%到30%之间对猪成绩没有太大之影响。湿喂时乾物质含量由12.8到25.1%都不易造成输送管的阻塞,但是如果饲料中粗料不论是切割或粉状的高於5%时常常造成输送管的阻塞(Dyrcz and Pilarczyk., 1984)。
(七)猪吃湿料之速度
表4中明显的指出猪摄取湿料之速度显着的较粒料和粉料为快(夏和卢1985),此现象表示猪摄取湿料时,因为吃的速度快,在饲槽边停留的时间短,因此可以减少因摄食所造成之打斗,也可使猪只摄取的饲料量比较均匀。
表4. 猪只摄取不同物理性状饲料时之速度
饲料物理性状 | 粒状料直径(公分) | 粉料 | 湿料 | 平均 | |||
性别 | 0.1 | 0.6 | 0.9 | 1.3 | |||
公猪 | 0.3154 | 0.3247 | 0.3666 | 0.3390 | 0.2413 | 0.4670 | 0.3424 |
女猪 | 0.3311 | 0.3559 | 0.3549 | 0.3610 | 0.2443 | 0.5205 | 0.3613 |
平均 | 0.3235 | 0.3403 | 0.3608 | 0.3500 | 0.2428 | 0.4937 |
单位:克/秒
三、现场运作应注意事项
(一)没有自动化设备时湿喂方法
1. 小猪
离乳小猪如体重小於7公斤时,除了在保育栏内置有放乾料的饲料槽及乾料外,可以依每栏头数之大小放入两个饲料槽,槽内每天分三次置入教槽饲料和水并依1:3之比例混合,每次仔猪必须在10分钟内将饲料吃完,如无法吃完,应清走喂母猪或其他猪,且将饲槽清乾净,如此继续7-10天,即可恢得正常的饲料或*喂湿料。如体重高於7-8公斤时可以直接喂粉乾料或湿料。以上饲养方法之理论根据及目的详列於下:
(1)高於7公斤猪肠道已趋於正常不必喂水料。
(2)离乳仔猪如低於7公斤表示它尚未*接受饲料,因此供应水料对动物肠道较不易受损。
(3)每天喂三次之目的在增加其摄食量。
(4)喂10分钟後饲料槽再清洗以求管理及清洗方便,且剩下之饲料不致发酸。
(5)避开因为社会位序所引起的竞争,以免有些仔猪无法摄取到饲料之状况。
2. 肉猪
饲料以沟型饲料槽采用限食方式喂饲,而水是以水管灌入或以自动落水设施加入饲槽中之喂饲方法。
3. 分娩哺乳母猪
本省母猪用饲糟,目前大部份为铸铁做成,倒下饲料超过1.5-1.8公斤以上就容易被猪只拱出,以致满地都是,易造成酸败,仔猪摄取此种地上之饲料易造成下痢。为使哺乳母猪能摄取足够之饲料,每天能喂3次,这三次可以手喂或自动化喂饲,每次不超过1.8公斤,每次能加饲料一倍或二倍的水,可促使夏天吃不下饲料的猪多吃些饲料,但如果晚间太晚喂第三次,则不宜加水,以防饲料过夜变酸,加水的方法不宜采用软管,因为由一栏移往一栏时,常会将猪栏弄湿,导致易引起仔猪下痢,*之方式是饲槽上方有一供水开关,以镀锌铁管引到饲料槽之一半,能在打开水开关後立即进水入饲槽。
4. 怀孕母猪
怀孕母猪一般不一定要湿喂,但为使怀孕母猪多喝水及希望他习惯湿料,可以在哺乳期适应湿料,因此农民常给怀孕母猪吃湿料,此时如怀孕母猪采用狭栏而饲料槽采用沟形相连饲料糟时,水应先供给少量,再以手喂或自动落料器将饲料喂下,因为(1)水太大量时,倒下之饲料会游走到旁栏而导致某些母猪摄食不足。(2)水如果後给时,会将饲料冲往沟形饲槽之後段,如此造成猪吃饲料之不均匀。
5. 肉猪
将饲料喂下沟形饲槽後,再以水管加水打湿饲料即可。此类喂饲法一般皆为限食,要注意每栏猪之头数及喂料量。
(二)自动化湿喂
1. 自动化湿喂设备
2. 自动化湿喂之规画
(1)畜舍摆置
不论是新的猪场或旧的猪场都可以规画成湿喂只是新的猪场规画起来更有效率。首先要考虑的是湿喂自动化主机放置的位置,能放在接近储料槽,且不必有太长的转轮管线至各畜舍为*,储料槽在猪舍靠外围马路或有直接运送管线进入猪场内均可。有那些猪舍需要湿喂也要事前有所规画。
(2)猪栏规画
湿饲料易酸败,因此一定是同一时间整栋或全栏猪只一起吃,因此猪栏内的饲料槽空间一定要够该栏所有猪只同一时间一起吃,如果把饲料槽全放在走道边,则猪栏会变成非常长,因此一般多设计成ㄇ或ㄩ字型(图),即使如此设计时还是要注意到每头肉猪要占有30公分之饲槽宽度,整个ㄩ字上由C到C的总长不可以正好是全栏猪数×30公分的长度,因为猪舍两侧B点的猪,在摄食时正好冲突到,因此总长要比猪数×30公分要多至少8到10个猪之宽度。
(3)饲槽底部水平不可随着猪舍斜度而变
ㄩ字型饲槽底部水平一定要规画好,否则湿饲料易流入两侧C角落。
(4)湿料之进料口
a. 进料口不可以放在B或C之位置,是在A点而向左右两侧进湿料。因为放在B或C任一点上均容易造成猪只打斗。在C点刚流出来的饲料只有一个方向可流,猪会挤在C那一角落,在B点由B到C太短也容易造成挤压甚至打斗。
b. 出料口可以倒Y字型设计在A处,其目的在分散喂饲时猪过份集中。
(5)湿料之管线
a. 凡是能被猪咬到的部份均应该是镀锌铸管,而且此部份的管子一定要很坚固的固定在墙上或饲槽前之管上,因为猪会去咬,以致破坏管线。
b. 管线由上往下时尽量避免直角的转弯,由为直角之转角易造成阻塞。
c. 所有输送的管线尽量沿着坚固之支架而走,因为在输送时压力相当大,为避免管线震坏,因此要沿着坚固之支架而走。
d. 管线之接头均必须牢固之接合,否则易造成漏水。
e. 凡是会被老鼠、蟑螂咬的部份,一定要保护好。
f. 应装设发电机以防停电。
g. 注意定期保养。
h. 了解所购买系统的安全警报系统。
(6)自动化湿喂之流程(图)
(7)自动化湿喂猪应注意事项
a. 每日分4次喂饲,以免每次暂时吃不完时发生气味以致减低摄食量,每次喂量维持在每日总量之25%左右。
b. 混合槽内应每月定时清洗,否则易生霉。
c.湿喂时注意某些药物不可加,以免浮到表面相当苦,例如绿霉素。
d. 由乾料转成湿料需要饿半天以上才可以转换,不可以转换太快。
e. 保育猪如果吃湿料,可以在进入肉猪後立即转吃湿料。
f. *了解自己猪之生长曲线,至少开始使用湿喂时可以测定2-3批猪之成绩。
g. 利用电脑记录之饲料供应量,并采样,将初重输入再输入上市场重,由其中计算饲料成本、增重、饲料摄取量和饲料利用效率。
四、结论
湿喂是一项可行的养猪方式,在没有自动化也可以采用非自动化湿喂的方法,自动化湿喂的优点相当多,但仍需注意到一些可能造成问是之细节。
上一篇:中国农民下一个*“农用机械”
下一篇:改革猪舍排污处理技术方案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农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农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农机网,https://www.nongjx.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