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推荐展会
更多 > >
推荐专题
更多 > >
加大农机农艺结合力度 加快农业机械化推广进度
今年以来,江苏省淮安市农机局始终恪守“发展大农机,服务大农业”的理念,努力实现农机农艺无缝对接。
一是围绕粮食高产增效加快推进水稻种植机械化进程。以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区建设为载体,整村推进为目标,农机服务组织和大户为实施对象,切实增加投入,不断完善技术体系,加强技术推广力度,加大辐射带动效应,为全市粮食生产高产增效,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提供有力支撑。全市推广插秧机746台,完成机插面积80万亩。建设25个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区(其中:12个千亩以上连片市级示范区和13个百亩以上连片的县级示范区)和8个农业示范区。
二是围绕服务主导产业积极发展特色农机。按照“积极配套,主动跟进,热忱服务”的要求,抓住机遇,通过资金扶持、项目推进等手段,特色农机具推广热点频现。逐步完善农机购置补贴项目,把特色农机纳入补贴计划。补贴机具的范围由常规作业机具拓展为8大类20多种各色机具,大棚卷帘机、粪便处理机、喷滴灌设备进入补贴目录,极大提高了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有效促进了特色农机推广新市场的形成;认真实施农机三项工程、农机化技术推广等科技项目。重点对全市农业生产急需农产品保鲜、秸秆综合利用和蔬菜机械化种植等农机项目进行支持,探索适合本地的*适用技术推广之路;加大农机科技入户项目实施力度。通过科技入户项目的实施,在农机企业、推广科研部门与农户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也加快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步伐,促进产、学、研、推、用一体化市场的形成;积极开展特色农机系列现场展示会。今年3月份,市农机局召开蔬菜大棚系列机械现场演示推进会,10多个厂家30多种产品参加了现场演示,许多产品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青睐,此次活动也得到市有关领导高度评价。8月15日,市农机局又在盱眙县旧铺镇召开全市茶叶机械现场展示会,广大群众积极参与。
三是围绕集约发展和体系保障大力培植新型农机化发展主体。积极鼓励、扶持农机合作社、农机专业协会和专业服务公司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把他们当主体培植、当主角培养、当主演对待,在工作上重点扶持,资金上专项安排,发展上创造环境,不断提高农机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重点扶持建设一批效益显著、特色鲜明、规模较大的农机服务组织,进一步提高农机装备利用效率,降低使用成本,实现农业集约生产,切实促进农民增收。市农机部门、部分县区出台了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优先承建市级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区项目,优先承担部、省级农机化项目建设任务,优先享受农机具购置补贴资格,优先保障农机作业供油;免费向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提供培训、提供作业信息、发放跨区作业证,机具免费年度检验;帮助协调解决农机存放的场、库、棚及维修场地。建立挂钩帮扶制度,市直农机系统每一个处室、站、所都将一个县(区)、挂钩2—3个服务组织,5-10个农机大户。目前,全市有农机专业合作社111家,比2007年(16家)新增加近百家,各类农机大户188个,服务领域涉及稻、麦生产中包括耕翻、播种、育秧、机插秧、植保、收割等全过程。
一是围绕粮食高产增效加快推进水稻种植机械化进程。以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区建设为载体,整村推进为目标,农机服务组织和大户为实施对象,切实增加投入,不断完善技术体系,加强技术推广力度,加大辐射带动效应,为全市粮食生产高产增效,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提供有力支撑。全市推广插秧机746台,完成机插面积80万亩。建设25个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区(其中:12个千亩以上连片市级示范区和13个百亩以上连片的县级示范区)和8个农业示范区。
二是围绕服务主导产业积极发展特色农机。按照“积极配套,主动跟进,热忱服务”的要求,抓住机遇,通过资金扶持、项目推进等手段,特色农机具推广热点频现。逐步完善农机购置补贴项目,把特色农机纳入补贴计划。补贴机具的范围由常规作业机具拓展为8大类20多种各色机具,大棚卷帘机、粪便处理机、喷滴灌设备进入补贴目录,极大提高了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有效促进了特色农机推广新市场的形成;认真实施农机三项工程、农机化技术推广等科技项目。重点对全市农业生产急需农产品保鲜、秸秆综合利用和蔬菜机械化种植等农机项目进行支持,探索适合本地的*适用技术推广之路;加大农机科技入户项目实施力度。通过科技入户项目的实施,在农机企业、推广科研部门与农户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也加快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步伐,促进产、学、研、推、用一体化市场的形成;积极开展特色农机系列现场展示会。今年3月份,市农机局召开蔬菜大棚系列机械现场演示推进会,10多个厂家30多种产品参加了现场演示,许多产品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青睐,此次活动也得到市有关领导高度评价。8月15日,市农机局又在盱眙县旧铺镇召开全市茶叶机械现场展示会,广大群众积极参与。
三是围绕集约发展和体系保障大力培植新型农机化发展主体。积极鼓励、扶持农机合作社、农机专业协会和专业服务公司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把他们当主体培植、当主角培养、当主演对待,在工作上重点扶持,资金上专项安排,发展上创造环境,不断提高农机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重点扶持建设一批效益显著、特色鲜明、规模较大的农机服务组织,进一步提高农机装备利用效率,降低使用成本,实现农业集约生产,切实促进农民增收。市农机部门、部分县区出台了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优先承建市级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区项目,优先承担部、省级农机化项目建设任务,优先享受农机具购置补贴资格,优先保障农机作业供油;免费向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提供培训、提供作业信息、发放跨区作业证,机具免费年度检验;帮助协调解决农机存放的场、库、棚及维修场地。建立挂钩帮扶制度,市直农机系统每一个处室、站、所都将一个县(区)、挂钩2—3个服务组织,5-10个农机大户。目前,全市有农机专业合作社111家,比2007年(16家)新增加近百家,各类农机大户188个,服务领域涉及稻、麦生产中包括耕翻、播种、育秧、机插秧、植保、收割等全过程。
下一篇:四大举措提升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农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农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农机网,https://www.nongjx.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