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全自动加药装置操作指南

2021年04月26日 14:12来源:杭州励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进入该公司展台人气:5577


   加药装置的加药技术是比较在行的,它的技术越好,意味着准确度会越高,也可以避免意外的发生。加药装置通过不同的工艺设计,jin确配置各类固体和液体的化学药品的溶液,再用计量泵准确投加,以达到各种工艺设计要求,如消毒、混凝、PH调节、除垢等。加药装置有简易式、壁挂式、封闭柜式、架式、撬装式等多种方式供用户选用。
  加药装置是一个自动、连续式的絮凝剂溶配装置,配制溶液范围为0-5000升/时,浓度为0.1%-0.3%。广泛应用于油田脱水处理、地面集输、管道破乳、注聚工程和化工、石油、电力行业的生产工艺流程的各种加药系统,同时在地面污水处理,含油污水处理和水质处理等生产工艺流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装置采用机电一体化结构形式,从安装上分固定式和活动式(推车式),每种形式的加药装置均配有搅拌系统、加药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几种固定式撬装可组合一个整体,加上变频控制系统,实现远程控制加药、推车式装置尤其适合一个车间多管口加药、既方便灵活、又节约成本。加药装置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噪声地工作平稳等优点,适合各种规模的水处理装置。
  


加药装置工作方式:
  开始加药时需启动加药器内自备的药液提升泵,用软管将药液从药液桶内抽入储药箱,提升泵具有自吸能力,工作前不需向泵体灌注液体.储药箱注满药液后即可调定加药量,药量调节后即可投药运行.
  加药装置的维护:
  加药装置的管路应随时保持畅通,定时不定时地对装置各连接部位、过滤器、进料口、出料口等进行检查,观察这些部位是否有沉积物质,如发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加以清理。
  要定期检查计量泵进料口是否堵塞,对管线、过滤器定期清洗,以防堵塞。
  定期检查搅拌装置,查看搅拌轴是否转动灵活,叶轮是否扭曲变形,联轴套是否松动,以免轴扭力过大,消耗搅拌功率,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要定期对安全阀、压力表及各管线阀门进行检查,以免发生泄露事件。备用泵与使用泵应交替使用,避免长时间启用或停用同一台泵。
  

加药装置调试工作的十二个步骤:
  1、检查水源及电源是否接通。
  2、将电控箱控制钮设至“手动”档,逐个检查各设备是否完好,电机转向是否正确(检查进料电机转向时应将进水管上的阀门打开)。
  3、用手逐个上、下拨动箱体浮球,看是否能正常发出信号,然后检测料斗内的物位报警器是否能正常工作。
  4、在料斗内投入干燥的PAM固体粉末(不小于5Kg),并在进料口处放一个适宜的容器。
  5、打开进水阀门,按下进料电机启动按钮,此时开始进料,运行一分钟后,停止进料。
  6、称量容器内的聚合物质量,作好记录。
  7、重复上述5、6两步,并且通过进料器预测所送粉末的平均重量。
  8、重复上述三步,作好记录,因进料率受到控制,而进料器的速度是已知的,因此可以描绘出进给率曲线,为以后的参考作准备。也可直接调节投粉量与进水量为一定值来制备溶液(如制备1000L/h的5‰的PAM溶液,可直接将投粉量调至5Kg/h,进水量1000L/h)。
  9、停止进料器。
  10、将电控箱内控制开关拨至“自动”档。
  11、当液位达到高位时,进料器应能自动停机,并同时停止进水,开启计量泵(或打开贮液室放空球阀),液位达到低位时,进料器应能自动开启进料、进水。
  12、将计量泵的冲程调至合适点,此时就可进入自动运行状态。
  加药装置是以计量泵为主要投加设备、将溶药箱、搅拌器、液位计、安全阀、止回阀、压力表、过滤器、缓冲器、管路、阀门、底座、扶梯、自动监视系统、电力控制系统等按工艺流程需要组装在一个公共平台上,形成一个模块,即所谓的撬装式组合式单元(简称“撬体”)。按需要将定量的药剂放入搅拌溶液箱内进行搅拌溶解,溶解完毕后再通过计量泵送至投加点的工作过程,加药量的大小可自由任意调节,以满足不同加药量的场所。

mmexport1506404908690.jpg

加药装置用途:
    主要用在锅炉除垢、加磷酸盐、加联氨、水处理、油田方面,火力发电行业炉水处理系统、循环冷却系统、空调循环水系统、原水预处理和废水处理系统,石油、化工行业炉水处理系统、循环冷却系统、化学添加剂投加系统、医疗、电子等行业的废水处理消毒系统,市政给水、游泳池、水厂、污水处理、建筑生活水的消毒,工业循环水、工业废水处理的消毒,其他相关行业液体投加系统。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农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农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农机网,https://www.nongjx.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