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推荐展会
更多 > >
-
地点: 襄阳市 开展时间: 2025-05-09 举办单位: 湖北中贸会展有限公司、杭州铭通展览有限公司、襄阳企业联合会、襄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单位|襄阳汽车行业协
推荐专题
更多 > >
草地农业将是农业结构调整新选择
我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创造了农业奇迹。但传统农业结构和耕作系统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农业发展的新常态。据统计,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已下降到1.3亩。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人均耕地面积将再减少25%。
要满足未来农业发展的需求,必须转变传统的农业结构,调整生产方式,提升生产效益。草地农业就是提升我国传统耕地农业的一条有效途径。
草地农业,是将以谷物籽粒生产为主的现有主粮型耕地结构,转变为以籽粒与绿色营养体生产并重的粮草兼顾型结构。
据统计,从1990年到2012年,我国人均口粮消费下降了16%,肉蛋奶消费上升了226%。照此发展,到2030年,我国的饲料粮消费需求将达到口粮的2倍以上。未来的粮食问题不是口粮短缺,而是饲料粮保障问题。
草地农业恰恰可以解决传统的农业结构弊病,满足未来发展趋势。发展粮草兼顾型农业,利用豆科牧草的根瘤菌固氮特点,改良农耕地;利用各类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生产潜力,加大绿色营养体的生产,在农区大力发展草食家畜,逐步改变传统的农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
我国的牧草和饲用植物种类丰富,多达6400余种。它们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生态适应性,可以满足各类不同气候、土壤、水分条件的自然资源进行绿色营养体的生产。即便是不利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的土地,也可以用来种植适宜的牧草和饲用植物。甘肃黄土高原地区实行草田轮作,一个轮作周期3-4年,就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23%-24%,每公顷土地可增加氮素100-150公斤,在不增施肥料的前提下,可以提高后作粮食产量10%以上。
发展草地农业的空间无比宽广,低中产田、农闲田、林果隙地、草山草坡都是发展草地农业的优势选择。
初步统计,我国低、中产田面积8000万公顷,农闲田面积近990万公顷,各类疏林、茶林、果园隙地148万公顷,目前已利用种植牧草的面积不足10%。如果能够通过推行草地农业,将上述各类土地的10%用于种植优良牧草,在不影响原有生产力的同时可以增收牧草干草1亿吨,按照平均10公斤牧草干物质转化1公斤牛羊肉计算,可增加生产约1000万吨牛羊肉。此外,我国还有1亿公顷的草山草坡。这些草地农业的产出相当于增加了1亿亩耕地良田。
草地农业将带领农业进入粮食稳定生产、畜牧业繁荣发展的新时代。
要满足未来农业发展的需求,必须转变传统的农业结构,调整生产方式,提升生产效益。草地农业就是提升我国传统耕地农业的一条有效途径。
草地农业,是将以谷物籽粒生产为主的现有主粮型耕地结构,转变为以籽粒与绿色营养体生产并重的粮草兼顾型结构。
据统计,从1990年到2012年,我国人均口粮消费下降了16%,肉蛋奶消费上升了226%。照此发展,到2030年,我国的饲料粮消费需求将达到口粮的2倍以上。未来的粮食问题不是口粮短缺,而是饲料粮保障问题。
草地农业恰恰可以解决传统的农业结构弊病,满足未来发展趋势。发展粮草兼顾型农业,利用豆科牧草的根瘤菌固氮特点,改良农耕地;利用各类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生产潜力,加大绿色营养体的生产,在农区大力发展草食家畜,逐步改变传统的农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
我国的牧草和饲用植物种类丰富,多达6400余种。它们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生态适应性,可以满足各类不同气候、土壤、水分条件的自然资源进行绿色营养体的生产。即便是不利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的土地,也可以用来种植适宜的牧草和饲用植物。甘肃黄土高原地区实行草田轮作,一个轮作周期3-4年,就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23%-24%,每公顷土地可增加氮素100-150公斤,在不增施肥料的前提下,可以提高后作粮食产量10%以上。
发展草地农业的空间无比宽广,低中产田、农闲田、林果隙地、草山草坡都是发展草地农业的优势选择。
初步统计,我国低、中产田面积8000万公顷,农闲田面积近990万公顷,各类疏林、茶林、果园隙地148万公顷,目前已利用种植牧草的面积不足10%。如果能够通过推行草地农业,将上述各类土地的10%用于种植优良牧草,在不影响原有生产力的同时可以增收牧草干草1亿吨,按照平均10公斤牧草干物质转化1公斤牛羊肉计算,可增加生产约1000万吨牛羊肉。此外,我国还有1亿公顷的草山草坡。这些草地农业的产出相当于增加了1亿亩耕地良田。
草地农业将带领农业进入粮食稳定生产、畜牧业繁荣发展的新时代。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农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农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农机网,https://www.nongjx.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