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杂粮主食加工兴起 技术装备成发展短板

2014年01月06日 16:33来源:合肥三冠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进入该公司展台人气:784


杂粮产业具重要社会经济地位

  据*介绍,我国是世界重要杂粮主产国之一,杂粮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杂粮产业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社会经济地位。

  一是促进贫困地区农民致富,主产区多属贫困人口聚居地区,杂粮既是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农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来源。

  二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杂粮具有生物多样性选择,是抗逆抗灾的先锋作物。

  三是传承“五谷为养”的中华养生文化,杂粮不仅能提供人体必需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具有“药食同源”作用,辅助降脂、降糖和调节人体机能,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杂粮养生保健功能逐渐被消费者认识,并得到开发利用,杂粮主食产品不断丰富了百姓餐桌。以谷子、高粱、芝麻、荞麦、燕麦、大麦(青稞)、绿豆、芸豆、小豆等各种小宗杂粮杂豆为原料的食品市场需求不断提升。

  技术装备落后严重制约行业发展

  “有营养、想吃、不方便、吃不上”的窘境是目前老百姓对杂粮认识的zui真实写照。出现这种现象zui根本的原因在于:一是杂粮口感粗糙、适口性差,由于不含面筋,杂粮含量超过10%,工业化加工成型困难,杂粮种类繁多,加工特性迥异,煮制费事又费力,食用不方便。二是长期以来杂粮加工大多处于初级加工与小规模经营,成为了杂粮食品进入大型卖场,走进千家万户的市场瓶颈。

  另外,业内人士指出,技术装备落后是制约杂粮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许多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杂粮主食和制品,其生产技术装备多停留在小作坊、小规模,生产自动化和标准化程度低,产品品质难以保障,掺杂使假现象普遍,严重制约了我国传统杂粮食品产业的传承与发展。

  记者采访获悉,*正在实施的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为提升杂粮主食加工水平和能力提供了契机。但目前急需对现有生产工艺进行升级改造和引进现代食品加工技术,深入挖掘民间传统杂粮主食*配方及工艺,注重营养性、功能性产品开发,推进杂粮主食加工技术、装备自主研发和推广应用。

  特别关注:山西杂粮产业化之路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关注度不断增加,特色杂粮加工科技发展方向不断明朗 化,开展杂粮主食品品质控制,从而实现杂粮上餐桌的目标。

  产业化离不开产品,十多年的小杂粮发展之路,山西省也有了一批响当当的产品。像沁州黄、檀山皇、汾州香小米,寿阳、灵丘等地的荞麦产品都有着很高的度,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并且有60个杂粮产品通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每年大约有3万吨的小杂粮产品出口到日本、欧洲等地。

  汾酒、汾州核桃、汾州香小米,被汾阳人称作当地的“吉祥三宝”。“汾州香”的加工过程讲的是精益求精,它讲究的是“五关”,即:原料购进关、清杂除尘关、碾抛分级关、探测色选关、包装计量关。整个生产过程要经过清杂、除尘、排瘪、砻谷、扒壳、碾米、抛光、色选、金属探测、分级、计量、包装、检验等工序完成。也因为这样的精益求精,汾州香的发展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岢岚县从1992年起开始引进试种红芸豆。历经十几年的努力,目前该县红芸豆种植面积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亩左右,年产量达2万多吨,占到全国红芸豆年总产量的1/4、出口总量的1/3,年销售收入7000多万元。农民人均2亩,占到种植业收入的50%以上。产品以其籽粒硕大、色泽鲜艳、绿色无公害,享誉市场。2010年,岢岚县正式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命名为“中华红芸豆之乡”。曾经的贫困县,也走出了一条“杂粮之路”,让世界都知道了岢岚县的红芸豆。

  此外,山西省还注重杂粮产业的精深加工,既要瞄准主食化营养食品、即食食品和休闲食品,体现在原粮的精细加工上,又要瞄准杂粮生物营养素高附加值产品,与传统的酒、醋、乳等产品结合,发展特色杂粮的衍生品。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农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农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农机网,https://www.nongjx.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