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有了农机补贴 农民致富不是难事

2013年12月02日 10:26来源: >>进入该公司展台人气:2063


  nongjx导读: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重要内容。近几年,北海市各级农机部门紧跟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新形势,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向优势农作物主产区、关键薄弱环节、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提高农机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大力推广*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机具。
  
  今年7月,福成镇农民孙某花15.6万元购买了1辆904型的大型拖拉机后,获得国家补贴3.5万元,自治区补贴1.05万元,实际购买支出仅11.05万元,省了近三分之一的钱。新拖拉机除了自己种地使用外,孙某还帮其他农户犁耙地上千亩,每亩耕作费80元,除去燃油成本,每亩能有40元的收入,年耕作服务收入达到4万元。孙某高兴地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不仅降低了农民的购机成本,而且帮助农民找到了新的致富之路。
  
  “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是自治区为民办实事工程和我市2013年“四定”重点工作,由市农机局承担实施。今年,自治区下达我市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200万元。我市于5月2日开始受理2013年度农机购置补贴申请,据统计,截止10月30日,全市共完成农机购置补贴中央资金任务1146.61万元,占国家安排资金的95.55%,共补贴各类机具6176台,受益农户达1900户,拉动农民投入3000多万元购买补贴机具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为提高作业效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增加农民收入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做好这项惠农工程,我市制定了《北海市2013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方案》,相关部门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切实搞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工作,确保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积极推广乘坐式水稻插秧机、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大型拖拉机等*适用农机,优化我市农业机械装备结构,让更多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
  
  为了加大宣传力度,把党和政府的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扩大购机补贴工作的影响力,今年以来,市、县农机部门以组织现场演示会、农机科技下乡等形式,共举办水稻工厂化无土育秧、水稻插秧机、甘蔗种植机、花生种植机、花生收获机、玉米收获机、蔬菜精密播种机等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现场演示会7场,让群众在示范中领略到现代农业机械带来的活力和魅力,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党和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激发广大群众的购机热情,极大地促进了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了让农机补贴真正落到农民手中,我市在成立农机购置补贴工作领导小组和监督机构,对实施补贴政策进行具体指导和督查的基础上,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受理工作在市、县政务服务中心统一办理,置于行政监察系统和电子监察系统双重监察下,实行公开、透明的“阳光作业”,通过政务中心服务窗口和政府门户、北海市农机化信息网等多个渠道,把需要公开的政策规定、措施办法、受理、、补贴对象公示等在更大的范围,以更加快捷的形式,及时、全面地向群众和社会公开,让农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权,使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更加公平、公正、公开、规范、便捷、廉洁、,同时也加强了对补贴工作的监督。
  
  市主管部门还成立了补贴机具督查组,开展全市范围补贴政策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重点监督落实政策实施及主要工作的开展情况,每月的10日、20日、30日这三天,在市城区选择一个乡镇设点开展补贴机具定点核查工作,方便群众咨询。同时建立调查问卷,了解农户对补贴工作及补贴机具的相关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农户反应的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
  
  据介绍,农机补贴政策不仅在调动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新型农业机械的加入还大大优化了农业机械装备结构,提高了农业机械的科技含量与技术水平,推动了我市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加快发展。
  
  北海市农机局下一步将积极深挖补贴潜力,采取有力措施,重点突破,使农机补贴实施工作取得实效。
  
  (本文来源:中国农机总网整理)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农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农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农机网,https://www.nongjx.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