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公开农机补贴进度信息 接受社会监督

2013年10月17日 10:52来源: >>进入该公司展台人气:2078


  nongjx导读:管好、用好补贴资金,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农机、财政部门的共同职责和任务,将给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内需等带来积极作用。安徽省太和县公开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实施进度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补贴政策落到实处。
  
  太和县:公开农机补贴进度信息
  
  安徽省太和县农机部门与政部门密切协同,补贴资金实施进展顺利,上半年共实施补贴资金指标2166.943万元,补贴各类机具2355台套,截止到10月15日,2166.943万元补贴资金指标全部打卡到户。
  
  上半年共补贴动力机械94台,补贴资金271.75万元;收获机械442台,补贴资金1792.7万元;耕整地机械178台,补贴资金23.076万元;田间管理机械1276台,补贴资金19.766万元;排灌类机械46台,补贴资金1.59万元;农田基本建设机械6台,补贴资金18万元;收获后处理机械4台,补贴资金15.5万元;畜牧水产养殖机械11台,补贴资金7180元;种植施肥机械298台,补贴资金23.84万元。受益农户达873户,拉动农民对农业机械投资6161.7万元。补贴机具在农业生产中充分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农机补贴监管存问题
  
  一是部分县市农机部门对补贴机具监管措施不力,存在个别农民购机后违规转让补贴机具现象。有的地方甚至存在代他人和一人持多个身份证报名,并且都享受补贴的怪象。更有甚者把享受补贴的农机先买下来,套骗国家补贴资金,再由专人(比如亲戚朋友)把农机高价卖出去。
  
  二是与“家电下乡”和“汽车下乡”相比,农业机械产品市场价格不透明,不利于国家对下乡产品的监管。
  
  三是出现一些地方出现挤占、截留和挪用补贴资金情况,弄虚作假、套用财政资金的个案,甚至还出现违反规定,擅自转手倒卖骗取国家补贴资金的事件。
  
  做好农机补贴监管从何下手
  
  各级农机局要在做好监督检查工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并根据新形势和新要求,不断完善和创新监管手段、监管方法和监管形式,切实提高监管工作水平,把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执行好、实施好、落实好,确保农民真正受益。
  
  一是强化供货监督。为确保补贴机具在供货环节不出现纰漏,农机局应强化措施,切实做好供货监督工作。在监督过程中,要制定严格的工作纪律,要求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到“三见面”,即与购机申请人本人见面、与补贴机具见面、与补贴协议见面,“两审查”,认真审查核对购机申请人信息、认真核对补贴机具编号和出厂编号,确保各项信息的真实完整。
  
  二是加大农机购置补贴监管力度。做到公开透明,对暗箱操作和违规运作的行为,切实做到发现一起查获一起,绝不让坑农骗财的行为滋生繁衍,保障购机农民买到合格的农机产品,真正享受到国家惠农支农强农政策的实惠。
  
  三是定期督促检查,及时纠正问题。坚持对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实行跟踪检查到位,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是加大对购机补贴投诉的处理力度。公开购机补贴投诉,健全举报投诉处理制度,认真做好每一件农机户举报投诉的登记、核查处理、办理时限、举报人满意度等方面的记录,并存档备查。
  
  五是加强农机购置补贴档案管理。专人负责农机购置补贴的档案管理。在健全农机购置补贴档案的同时,加强对经销商补贴档案的监督检查,将补贴档案完善情况作为下年度补贴产品经销资格审定的重要依据。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农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农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农机网,https://www.nongjx.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