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推荐展会
更多 > >
推荐专题
更多 > >
推荐视频
更多 > >
农机补贴助力秋收 给粮食丰收打基础
nongjx导读: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购买农机具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农机装备总量得到快速增加,农机装备结构明显改善。补贴政策拉动了机械尤其是大中型机械数量的增加,提高了农业生产应对灾害性天气的能力。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承担的作业量越来越多,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补”字号农机在农业生产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江苏省东海县积极做好农机补贴惠民工作,1.7万台补贴农机助力秋收,给粮食丰收打下基础。
农机补贴助力秋收 给粮食丰收打基础
“如果没有财政补贴购置的大型联合收割机,靠人工收割、牛马车运输,我这10亩地zui少也得忙活10多天,遇到坏天气,那受得罪更多。现在有了财政补贴的‘大铁牛’,责任田连收加种两三天就可搞定。”日前,在东海县桃林镇大李村秋收秋种现场,村民黄建伟颇有感慨地说。
近年来,东海县把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作为一项惠民工程抓实抓好,通过强化组织、注重宣传、规范流程、强化监管等举措,大力推进农机购机补贴工作,农机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为实现粮食产量“十连增”、农民增收“十连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农机发展、装备提升、农民受益”的共赢效果。
为*改变过去农业生产牛耕马拉的传统模式、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该县把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当作一项重大惠民工程抓实抓好,通过电视、广播、村务宣传栏等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农机购机补贴政策,让农民了解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内容、程序和要求,zui大程度的提高了补贴政策的透明度和购机农民的知晓率。去年,该县使用补贴资金突破5000万元,达到5118.835万元,受益农户2647户,购买各类农机具4039台套,农业机械向大中型、高性能、低消耗发展,装备结构进一步改善,农机总动力达到113万千瓦,大大提高了农机装备水平。
申领补贴程序多、手续麻烦,一直是制约农户申请农机补贴的zui大“瓶颈”。如何让百姓能在*时间内拿到补贴?2012年,该县开展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改革,将“农民差价购机、县级报账结算、补贴拨付企业”的补贴方法,改为“简化并规范补贴手续、实施全价购机、县级报账结算、扩大普惠制范围”,对地方相关部门(企业)“约法三章”:减少行政干预,禁止在农民购机时搞“拉郎配”;允许农民跨区县购机;机具价格由农民和企业(经销商)议价,*兑现对农民的补贴。
为确保2013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公开、规范、、廉洁实施,县人大、财政、农机等部门不断强化农机购置补贴申领、审核等各个环节的督查力度。按照不低于购机者10%的比例抽查核实,定期或不定期对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严防虚假冒领、挤占挪用财政补贴行为的发生,确保农机购置财政补贴工作公开、公正、公平,确保惠民工程普惠于民。自2009年推行农机购置补贴以来,该县已“零差错”发放财政补贴资金1.1亿元,补贴大型拖拉机、秸秆还田机、玉米收割机等各种农机具1.7万台套,受益农户1.5万户,拉动农民及农民合作组织农机消费3.6亿元。
据了解,今年,该县将进一步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力度,补贴资金预计将突破5200万元。
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建议
扩大农机补贴范围。农机补贴政策不能在搞一刀切,应因地制宜。扩大农机补贴范围,对微耕、排灌等小型机械也要进行适当补贴,以满足当地农民的需求。
增加农机购置信贷。农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要加大扶持力度,放开对购置大型农机具的贷款,使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户买得起大型农机具。
创新农机管理模式,增加农机的使用效率。在总结和推广农机跨区作业经验基础上,组织少数有机户,创办农机股份制合作社、农机作业协会、经纪人等农机中介服务组织,提高农机服务的组织程度,这样既可增加农机经营收入,又使无机户节约生产成本。
加强农机安全质量监督。农机质量和安全生产直接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一要开展农机使用质量跟踪调查,为农民购买*适用农机具提供可靠依据。二要加强对农机作业的安全监管,认真做好农业机械和操作人员的登记、检审验和核发牌证等工作。三要继续在广大农村积极推进创建“农机安全村”活动,把农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农村基层组织。
开展农机操作人员技术培训。各地要结合当前农机发展趋势,运用现有农机培训学校、农机技术推广站的科技人员,组织农机操作人员、维修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传授农机作业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增强广大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确保为农机化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来源:中国农机总网整理)
农机补贴助力秋收 给粮食丰收打基础
“如果没有财政补贴购置的大型联合收割机,靠人工收割、牛马车运输,我这10亩地zui少也得忙活10多天,遇到坏天气,那受得罪更多。现在有了财政补贴的‘大铁牛’,责任田连收加种两三天就可搞定。”日前,在东海县桃林镇大李村秋收秋种现场,村民黄建伟颇有感慨地说。
近年来,东海县把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作为一项惠民工程抓实抓好,通过强化组织、注重宣传、规范流程、强化监管等举措,大力推进农机购机补贴工作,农机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为实现粮食产量“十连增”、农民增收“十连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农机发展、装备提升、农民受益”的共赢效果。
为*改变过去农业生产牛耕马拉的传统模式、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该县把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当作一项重大惠民工程抓实抓好,通过电视、广播、村务宣传栏等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农机购机补贴政策,让农民了解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内容、程序和要求,zui大程度的提高了补贴政策的透明度和购机农民的知晓率。去年,该县使用补贴资金突破5000万元,达到5118.835万元,受益农户2647户,购买各类农机具4039台套,农业机械向大中型、高性能、低消耗发展,装备结构进一步改善,农机总动力达到113万千瓦,大大提高了农机装备水平。
申领补贴程序多、手续麻烦,一直是制约农户申请农机补贴的zui大“瓶颈”。如何让百姓能在*时间内拿到补贴?2012年,该县开展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改革,将“农民差价购机、县级报账结算、补贴拨付企业”的补贴方法,改为“简化并规范补贴手续、实施全价购机、县级报账结算、扩大普惠制范围”,对地方相关部门(企业)“约法三章”:减少行政干预,禁止在农民购机时搞“拉郎配”;允许农民跨区县购机;机具价格由农民和企业(经销商)议价,*兑现对农民的补贴。
为确保2013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公开、规范、、廉洁实施,县人大、财政、农机等部门不断强化农机购置补贴申领、审核等各个环节的督查力度。按照不低于购机者10%的比例抽查核实,定期或不定期对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严防虚假冒领、挤占挪用财政补贴行为的发生,确保农机购置财政补贴工作公开、公正、公平,确保惠民工程普惠于民。自2009年推行农机购置补贴以来,该县已“零差错”发放财政补贴资金1.1亿元,补贴大型拖拉机、秸秆还田机、玉米收割机等各种农机具1.7万台套,受益农户1.5万户,拉动农民及农民合作组织农机消费3.6亿元。
据了解,今年,该县将进一步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力度,补贴资金预计将突破5200万元。
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建议
扩大农机补贴范围。农机补贴政策不能在搞一刀切,应因地制宜。扩大农机补贴范围,对微耕、排灌等小型机械也要进行适当补贴,以满足当地农民的需求。
增加农机购置信贷。农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要加大扶持力度,放开对购置大型农机具的贷款,使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户买得起大型农机具。
创新农机管理模式,增加农机的使用效率。在总结和推广农机跨区作业经验基础上,组织少数有机户,创办农机股份制合作社、农机作业协会、经纪人等农机中介服务组织,提高农机服务的组织程度,这样既可增加农机经营收入,又使无机户节约生产成本。
加强农机安全质量监督。农机质量和安全生产直接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一要开展农机使用质量跟踪调查,为农民购买*适用农机具提供可靠依据。二要加强对农机作业的安全监管,认真做好农业机械和操作人员的登记、检审验和核发牌证等工作。三要继续在广大农村积极推进创建“农机安全村”活动,把农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农村基层组织。
开展农机操作人员技术培训。各地要结合当前农机发展趋势,运用现有农机培训学校、农机技术推广站的科技人员,组织农机操作人员、维修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传授农机作业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增强广大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确保为农机化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来源:中国农机总网整理)
上一篇:草坪收割机的保养要点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农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农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农机网,https://www.nongjx.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