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茬麦浅旋耕条播机械化技术
一、稻茬麦浅旋耕条播机械化技术要点
1.以浅旋耕机条播为中心,提高整地和播种质量。用12BG-6A型稻麦条播机在未耕的稻茬地上,一次直接浅旋耕灭茬、碎土、播种、盖种、镇压。浅旋耕深度3-5厘米;播种行距20厘米或23厘米,每亩播种量7.5-10公斤。然后用圆盘开沟机及时开沟,以利迅速排除地表水和降低土体含水量;同时切碎的沟土抛撒到两侧,均匀地覆盖已播的地表,起覆土作用。开沟机开沟深度25-35厘米,沟距3-4米,左右两侧抛土幅度各2米左右。
2.适应浅旋耕条播麦的特点,改革施肥方案,提高施肥效果。推广浅旋耕条播后,由于耕作方式的改变,使土壤肥力分布起了变化,因此在施用肥料上应有相应的变化,以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可采取施足底肥,巧施平衡肥,增施拔节孕穗肥的措施。
3.在综合防治的前提下,重点搞好化学除草,控制草害。浅旋耕条播后,麦田生态起了变化,草害比较突出。所以浅旋耕条播的化学除草十分重要。可采取化学除草剂进行防除,除草要突出“早”,并根据作业的田间温度、湿度和平衡度来确定。
4.稻茬麦浅旋耕条播机械化技术所使用的主要作业机具是稻麦条播机和圆盘开沟机。这两种机具与东风-12型手扶拖拉机配套,适于在土壤含水率20%-30%的各种稻茬地作业。
二、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认真做好水稻后期的田间管理工作。在充分满足水稻后熟期对水需求的前提严格掌握好停水日期,以保证收割后稻茬地土壤含水量20%-30%。南方雨水偏多的地区,停水日期宜早些;北方缺水地区,停水日期宜迟些。
2.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造成土壤含水率超过30%时,可适当调整浅旋耕深度或减少旋切刀数目,仅对播行进行旋切;土壤含水率超过35%时,应拆除镇压轮,换装滑橇装置。对土壤板结、墒情不足的稻茬地,应造墒后播种。
3.条播机的使用调整应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进行。在播种量调整时要特别注意拖拉机驱动轮打滑率的影响。由于播种机排种机构的动力由拖拉机驱动轮传递,打滑率对播种量的影响恰恰与播种机地轮传动时相反,即:机具场上调整时若按5%打滑率调整好亩播量,到田间作业时如果打滑率超过5%,则实际播种量将超过原先调整好的播量,反之则实际播量将小于原先调好的播量。保持原先调整好的播量的对策是:前者应调小播量;后者应调大播量。实践中的做法是,机组进入田间后,将各输种管从排种器上脱开,分别套接一个小布袋,然后开始作业,待行走一定距离(28米左右)后停机,称量布袋中的种子重量。经折算实际亩播量后,再作相应调整。
4.实行浅旋耕技术,不是要否定深耕松技术。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2-3年深耕松一次。
上一篇:油菜免耕移栽机开沟配套技术
下一篇:花生脱壳机的正确使用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农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农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农机网,https://www.nongjx.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