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2010年农机购置补贴取得新的成效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领导重视,措施到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机工作。一是市委二届二十九次常委会议专题研究农机化工作:“会议决定每年市政府安排100万元资金,用于推进农机事业的发展和引进新型农机具推广”;二是全市农村工作三级干部会研究安排农机化工作:“抓住国家今年进一步增加农机购置补贴,扩大补贴种类,把畜牧业、林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纳入补贴范围的重要机遇,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和实施力度,力争2010年完成中央农机购置补贴2000万元以上”;三是全市春耕生产现场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敏正又专门讲农机发展工作:“各地要认真抓好农机购置补贴的实施,扩大农机装备规模;要充分发挥农机在抗旱促春耕中的作用;要组织农机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加大宣传、示范培训,指导农民安全使用农机具;要扶持各类农机服务组织,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益”;四是在邬副市长的领导下,市农业局组织编写的《昭通市农机化发展规划》(2010至2015年),组织听证会并通过,由市政府发文件组织实施,为昭通市农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五是落实目标责任制,把农机购置补贴纳入政府的责任目标进行考核;六是市农业局切实将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作为农业部门的重要工作来抓,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站所领导为成员的农机购置补贴领导小组;县区相应成立农机购置补贴领导小组,以政府分管副县区长任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副组长,农机站长任办公室主任。七是市农业局实行市直农业系统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挂钩县区责任制,县区农业系统的相关干部挂钩到乡镇,层层签定责任状,做到统筹安排、责任到人、任务明确。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农机购置补贴工作顺利进行。
(二)加大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和整合资金力度。市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仍安排100万元,用于推进农机事业发展和引进新机具示范推广。十一县区也不同程度地安排了工作经费,并整合(烟草、扶贫、救灾)等方面资金575.7万元(烟草200万元、扶贫250万元、救灾资金125.7万元)进行叠加补贴,并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全市农机具的推广和农民购机及使用农机的积极性。
(三) 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农户购机的积极性。由于今年补贴机具增加,以及各级农业部门的宣传工作扎实到位,充分调动了农户购机的积极性。为了让农户知晓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业部门以政策为导向,采取多种宣传形式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如农机购置补贴程序图在全市的农村集贸市场张贴,每年邀请多个商家逐县、区组织农机作业演示现场会,在县、区级设立技术咨询和售后服务点,镇雄、彝良等县商家应农机部门的要求将技术咨询和售后服务点设立在乡镇;让农民不出乡镇就能了解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各县、区农机部门还利用赶集天、重要活动日、节假日等向农民发放宣传资料、小册子,书写标语、利用媒体宣传等活动,把补贴的范围、对象、原则及操作程序、补贴目录、资金补贴标准进行公示,促使农机补贴政策宣传到位、落实到位,充分调动了农户购买使用农机的积极性。通过演示、宣传,大大激发了农民购机的积极性。如:大关县的天星镇一个村民小组48户农民每户都购买了微型耕整地机械,为农村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按照省农业厅编制的《云南省年度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并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拟定实施方案,充分尊重农民自主权,让农民自愿报名、自主择机,确保了政策落实不走样。
(四)服务保障有力,机具使用成效显著。为确保所有推广的农机迅速形成生产力,市局从补贴机具的使用和维修等方面对各补贴机具经销商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求补贴机具经销商应当具备有必要的资金、经营场所和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每个定点单位持有上岗资格证书人数不能少于3人。二是要求补贴机具经销商对销售的农机产品实行 “三包”服务,公示“三包”。三是要求补贴机具经销商要建立补贴机具的定点维修点。四是要求补贴机具经销商在销售机具时必须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购机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对销售的大中型机具,要派专人上门服务并跟踪指导一定的时间。由于技术指导到位,售后服务保障有力,补贴机具投入使用迅速,购机农户生产效益得到普遍提高。与此同时,各农机主管部门也分别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对补贴机具投入生产拿出了具体方案。面对今年农机购置补贴机具品种多、数量大等情况,各项目县克服工作经费紧张和人手不够的困难,各出新招,各显所能,有的分阶段组织购机群众进行免费技术培训,有的以召开现场会的形式让购机群众现学现练,有的从县农业局派出农机技术员到现场讲课,有的直接上门服务进行技术指导,有的有针对性地组织农机手进行业务培训,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得了*的效果。
(五)监管措施有力,购机补贴落实到位。为了切实保证我市农机补贴工作政策宣传不走样、操作程序不变形、机具补贴不掺假、服务工作不拖腿,真正把党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我们在严格监管上狠下功夫。一是加强领导。市、县两级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总责、邀请纪检监察部门全程跟踪参与监督。二是把握政策。认真学习贯彻《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云南省2010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方案》,制订了《昭通市2010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方案》、《关于认真开展自查自纠、进一步严格规范购机补贴工作程序的紧急通知》,建立岗位责任制,定岗定责,层层签订购机补贴工作责任状。三是规范操作。在具体工作上,大力推行阳光政务,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严格实行公示预告制度,规范操作程序,改善服务态度,简化办事流程。四是加强监管。严格补贴工作纪律的严肃性,在购机补贴工作中,一方面,市、县两级向社会公开投诉、监督,广泛接受社会的投诉、监督。另一方面,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各项目实施单位经常性地下到乡村走访农户,开展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第三,市局组织两个督查组对各项目县的购机补贴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督查采取检查经销网点、审核购机补贴协议、听取经销网点情况介绍、核查和入户核查等方式进行,对违反购机补贴政策的行为做到早发现、早教育、早纠正。由于监管到位,今年的购机补贴工作没有发现经销商在销售补贴机具中存在弄虚作假的问题,也没发现单位、工作人员违反程序签订合同、审核把关不严,有意识地定向引导、甚至收受好处等行为。确保了购机补贴工作的落实到位。
二、下步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规范农机作业市场。进一步完善农机作业服务市场,着力解决农机作业市场混乱的问题。近几年农业机械规模逐年大幅发展壮大,积极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探索建立以农机合作社和农机专业协会等专业服务组织为、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户为基础的农机服务体系,实现社会农机资源共享,从而以zui小的投入、zui快的速度和zui活的机制,形成zui强的服务功能。加强对农机作业市场的规划和监管,杜绝恶性竞争,平稳有序地发展农机作业服务市场。
(二)进一步加强农机维修和配件供应网络建设,着力解决农机维修难、维修贵问题。在充分发挥好现有农机维修网点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将维修服务网点延伸到乡镇,采取政府、企业、农民“三结合”的办法,坚持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探索新的模式,依托农机专业服务组织或农机大户,组建一批集公益性、服务性、经营性于一体的区域性农机维修和配件中心,争取做到大修不出县区、中修不出乡镇、小修不出村。在农忙季节可以考虑组建由农机服务组织技术人员、农机生产企业技术骨干或基层农机管理人员的维修技术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做好技术服务。
(三)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着力解决农机从业人员素质低的问题。要把农机化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zui根本的是让农机手真正认识它、运用它和用好它。加大对农机教育培训方面的投入,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加强农机校的软硬件建设,提高培训质量,认真落实对农机手的技术培训,重点抓好农机驾驶操作人员、技术推广人员、农机经营人员、农机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农机化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四)进一步争取政策扶持、财政支持力度,着力解决购机补贴工作经费紧缺的问题。由于市县两级地方财政困难,随着购机补贴工作量的逐年大幅增加,各级农机主管部门用于购机补贴的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今后我们将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以争取更多的工作经费,保障购机补贴工作顺利开展。要多汇报、多请示,争取上级部门对我市购机补贴工作政策支持和重点扶持。
(五)及早调查研究,做好2011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额度的申报和争取工作。昭通市是农业大市,经过农业部门多年的扎实工作,农业机械化在已有一定的基础,要进一步做好调查研究,作出科学合理的政策引导,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力争2011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额度比上年递增28%、达到3000万元,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下一篇:湖南祁阳:苏祁阳喜发“补贴”财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农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农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农机网,https://www.nongjx.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