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植保无人机的作业能力
陆地植保无人机采用智能操控,操作手通过地面遥控器及GPS定位对其实施控制,还能通过搭载视频器件,对农业病虫害等进行实时监控。陆地植保无人机研发成功!喷洒农药及叶面施肥,离心喷头、浆强气流二次雾化效果远好于人工。
作业能力,一分钟一亩(人工仅能一天一亩)。以小麦为例,要根据土壤湿度、当时气温、风力等多方面考虑,由于陆地植保无人机用水量少,如果土壤干燥就不适宜用无人机喷施除草剂。
陆地植保无人机是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的无人驾驶飞机,由飞行平台(固定翼、单旋翼、多旋翼)、GPS飞控、喷洒机构三部分组成,通过地面遥控或GPS飞控,来实现喷洒药剂、种子、粉剂等。农村主要使用手动背负式喷雾器承担防治病虫害的任务,平均一人一天只能喷洒15亩到20亩。
如果使用陆地植保无人机的话,可明显提升喷洒效率。根据无人机的型号不同,每小时可喷洒数十亩至数百亩,远超人工效率。与人工喷洒相比,陆地植保无人机喷洒更均匀,几乎每株作物都能喷洒到药水。旋翼产生的向下气流有助于增加雾流对作物的穿透性,防治效果更好。
同时,陆地植保无人机采用远距离遥控操作的方式,喷洒作业人员可避免与农药直接接触,有利于增强喷洒作业的安全性。每年都会出现因人工喷洒农药不当造成的事故,采用陆地植保无人机可有效避免此类状况。
另外,陆地植保无人机采用喷雾喷洒方式,至少可节约50%的农药使用量、90%的用水量,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资源成本。陆地植保无人机的众多优势,让其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发展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