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扬子江泵业有限公司

闸阀,截止阀,止回阀,球阀,安全阀,减压阀

农机网收藏该商铺

     小标 您所在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污水泵不出水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产品搜索

请输入产品关键字:

离心泵系列

磁力泵系列

隔膜泵系列

排污泵系列

真空泵系列

化工泵系列

螺杆泵系列

多级泵系列

给排水设备

止回阀系列

减压阀系列

安全阀系列

球阀系列

调节阀系列

电磁阀系列

疏水阀系列

柱塞阀系列

旋塞阀系列

截止阀系列

水力控制阀系列

针型阀.仪表阀系列

蝶阀系列

保温阀系列

锻钢阀系列

隔膜阀系列

真空阀门系列

气动角座阀系列

过滤器系列

放料阀系列

排气阀系列

衬胶衬里阀系列

刀型闸阀.浆料阀系列

呼吸阀系列

气动阀门系列

电动阀门系列

闸阀系列

配套阀门系列

配套系列

水力喷射器系列

给排水设备系列

管道泵系列

液下泵系列

漩涡泵系列

油泵系列

自吸泵系列

联系方式
地址:永嘉县东瓯街道东瓯工业园区
邮编:325102
联系人:陈小姐
留言:在线留言
商铺:https://www.nongjx.com/st6978/
技术文章

污水泵不出水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点击次数:866 发布时间:2012-9-20

污水泵不出水的原因一:污水提升泵转速过低
1、人为的因素;有部分用户因原配电机损坏,就随意配上另一台电动机带动,结果导致水泵流量小、扬程低甚至不上水;
2、水泵本身的机械故障;叶轮与泵轴紧固螺母松动或泵轴变形弯曲,造成叶轮移动,直接与泵体摩擦,或轴承损坏,都有可能降低水泵的转速;
3、动力机维修不灵;电动机因绕组烧毁失磁,维修中绕组匝数、线径、接线方法的改变,或维修中故障未*排除因素也会使水泵转速改变。

污水泵不出水的原因二:污水提升泵不出水进水管和泵体内有空气
1、污水泵启动前未灌满足够的水,有时看上去灌的水已从放气孔溢出,但未转动泵轴将空气*排出,致使少许空气残留在进水管或泵体中;
2、与水泵接触的进水管的水平段逆水流方向应用0.5%以上的下降坡度,连接水泵进口的一端为zui高,不要*水平。如果向上翘起,进水管内会存留空气,降低了水管和水泵中的真空度,影响吸水;
3、水泵的填料因长期使用已经磨损或填料压得过松,造成大量的水从填料与泵轴轴套的间隙中喷出,其结果是外部的空气就从这些间隙进入水泵的内部,影响了提水;
4、进水管因长期潜在水下,管壁腐蚀出现孔洞,水泵工作后水面不断下降,当这些孔洞露出水面后,空气就从孔洞进入进水管;
5、进水管弯管处出现裂痕,进水管与水泵连接处出现微笑的间隙,都有可能使空气进入进水管。

污水泵不出水的原因三:吸程太大
有些水源较深,有些水源的外围地势较平坦处,而忽略了水泵的容许吸程,因而会造成吸水少或根本吸不上水的结果。水泵吸水口处能建立的真空度是有限度的,真空的吸程约为10m水柱高,而水泵不可能建立的真空。而且真空度过大,易使泵内的水气化,对水泵工作不利。所以各离心泵都有其zui大允许吸程,一般在3-8.5m之间。安装水泵时忌只图方便简单。

污水泵不出水的原因四:水流的进出水管的阻力损失过大
部分用户经过测量,虽然蓄水池或水塔到水源水面的垂直距离还略小于水泵扬程 ,但还是提水量小或者管道中阻力损失过大。其原因常是管道太长,水管弯道多,水流在管道中阻力损失过大。一般情况下90度弯管比120度弯管阻力大,每一90度弯管扬程损失约0.5-1m,每20m管道的阻力可使扬程损失约1m。

污水泵不出水的原因五:其它因素的影响
1、底阀打不开;通常是由于水泵搁置时间太长,底阀垫圈被粘死,无垫圈的底阀可能会锈死;
2、底阀滤网被堵塞;或底阀潜在水中污泥层中造成滤网堵塞
3、叶轮磨损严重;叶轮叶片经长期使用而磨损,影响了水泵性能;
4、闸阀或止回阀有故障或堵塞会造成流量减小甚至抽不上水;
5、出口管道的泄漏也会影响提水量。

 技术文章由扬子江泵业有限公司提供



分享到:
 


相关产品
 
MORE>>
 

WQ系列无堵塞固定式潜水排污泵
WQ系列无堵塞固定式潜水排污泵
 
AS、AV型潜水式排污泵
AS、AV型潜水式排污泵
 
YW立式无堵塞液下污水泵
YW立式无堵塞液下污水泵
 
ZW型无堵塞自吸式污水泵
ZW型无堵塞自吸式污水泵
 
LW无堵塞立式污水泵
LW无堵塞立式污水泵

[ 打印 ] [ 返回顶部 ] [ 关闭

| 商铺首页 | 公司档案 | 产品展示 |公司动态 | 询价留言 | 联系我们 | 会员管理 |
农机网 设计制作,未经允许翻录必究.Copyright(C) https://www.nongj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农机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二维码

扫一扫访问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