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请输入产品关键字:
联系方式
技术文章
中国光伏产业化之路不可阻挡
点击次数:570 发布时间:2013-9-30
10月10日美国*通过了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终裁。可以想象,11月23日美国贸易委员会的裁定恐怕也难改这一局面,明年欧盟的反补贴调查也未必乐观。这是否意味着过去99%产品出口欧美的中国光伏产业的化之路走入绝境?笔者对此有这样一些思考: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从经济一体化格局下的分工看,加工产业是过去中国参与分工的重要内容,这一地位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仍难以被替代。同样,仍属于加工业的中国光伏产业的地位短期内也仍难以被替代;从中国光伏产业规模化发展以来一直是竞争力的化企业角度看,只要光伏产业存在,一个从资本融通、人才构成到*等多方面,浑身上下都带着市场基因的产业群,不是一天就可被替代的。晶澳CEO方鹏讲的一个故事很有说服力:“日本一个首相能源委员会成员又是大的私募基金负责人说,手机刚发展时,日本,认为行业足够好,不要市场,制定了不同于的手机标准。而韩国瞄准市场,采用美国、中国市场的标准化经营。十年下来,日本的手机工业基本全面退出,韩国却赢得了半壁江山。今天的光伏也是这样,实际上能源市场是非常性的。”即使在不利的局面下,中国光伏产业通过努力仍应具有一定竞争能力。从众多资料可以看到,当前在组件生产阶段,中国光伏企业的竞争力高于欧美同类企业10-20%。如果美国“双反”成立,其税率应为14.7%(反补贴)+18.32%(反倾销),共计增加33%多的税收成本,对于中国光伏产业的打击是重大的。但从以往的经验看,中国企业会通过各种努力,争取获得这百分之十几的生存之道。一个具体事例可以佐证:一年前一家笔者熟悉的日本上市公司欲将其光伏加工产业移至中国,虽然今日日本已是光伏发电补贴zui高的国家,理论上加工部分留在日本已经成立,可这家企业至今不改初衷。相信中国人的精明和勤奋会让中国光伏产业在新的竞争环境中取得新的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