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哈哈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收获机械
播种机
耕整机械
采暖设备
播种机械
耕作机械
秸秆机械
精品机械配件
青饲料收获机械
灌溉机械
烘干机械

“农哈哈“八年风雨 八年歌

时间:2009-2-13阅读:1252
分享:

 

"农哈哈"八年风雨 八年歌
             ——张焕民同他领导的深泽县农机实验厂  
   八年,在人类悠长的文明史中短暂的不值一提,但对深泽县农机实验厂来说,却是一段艰辛而又辉煌的创业史。
    八年前,张焕民、马振虎二同志被县农机局任命为正副厂长。那是1990年,他俩带领3名技术人员、几名工人在农机监理站不用的几间不用的房里撑起了农机实验厂的“锅灶”。   
    弹指一挥间。八年后的今天,“农哈哈”人奇迹般地创造了一座拥有占地面积,26700平方米,职工490名,固定资产612万多元,年产值2500多万元,实现利税250多万元的现代化农机实验厂,一举成为河北省zui大的玉米播种机生产基地。他们生产的农哈哈”玉米播种机产、售率达到97%,在华北大地上。如此巨大的跨越只用了八年时间便告完成。当人们追寻企业发展轨迹,试图发现它迅速崛起的奥秘所在时,厂长张焕民的一席话,把大家带人了企业升腾的起始点——“市场经济给企业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动力;来了危机,也带来了生机;是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推着我们往前跑,是危机感逼着企业往上跳!”
    在市场这片公正、无情的竞技场上,谁也不敢自诩稳操胜券。但令人注目的农机实验厂风风雨雨间,经济效益自1993年以来,连续五年翻番。它像一条巨在市场经济的海洋里劈波斩浪,成功地驶进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通体透明、全封闭的微机室里。红、绿指示灯闪烁。一连串数字在屏幕上闪过,zui后定格在一个统计表上:   
    1993年产值48万元利税5万元
    1994年产值75万元利税8万元
    1995年产值300万元利税30万元
    1996年产值1800万元利税170万元
    1997年产值2570万元利税250万元
    数字,是企业经营者智慧的结晶,
    数字,是职工们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数字,像—个个跳跃的音符,构成浑宏的乐章,演奏着企业从小到大,从成功到辉煌的进曲。   
    农机实验厂从创建到兴盛的过程,是—个探索前进的过程,他们一步一个脚窝窝;一路风尘一路歌。建厂初期,以生产小麦收割机为主,产品生产出来后却卖不出去。其原因并不是产品质量差,而是市场太挤。当时全省生产同类产品的高达四,五十家,仅本县城就有4家。物竞天择,适者存,狭路相逢勇者胜。企业的决策者们阵痛之后的行动是,跳出拥挤的小麦收割机市场,独辟蹊径。他们以探索的勇气叩开了玉米播种机市场的大门。
    1991年,第—台“农哈哈”牌玉米播种机问世。在石家庄地区召开的小麦收割、玉米播种—条龙作业现场演示会上独瓴风骚,与会者无不拍手叫绝。当年生产的100台产品被当地农民抢购—空。
    市场如同战场,机遇转瞬即逝。在市场条件下要求得大发展,干出大事业,光有适销对路的产品,形不成规模生产,仍无法与别人抗衡。厂长张焕民深谙此理。于是,他们频频向市场发动凌厉的攻势,
    ——1992年,自筹资金40多万元,征地5亩,建起了新厂房,生产规模扩大了十几倍。
    ——1994年,争取省农机局50万元低息贷款,将设备更换一新。
    ——1995年,投资30多万元,建起了化验室,购置了材料物理实验机工件动平衡试验机等质量检测设备,为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技含量:“农哈哈”玉米播种机在过去的2BY--3型的基础上,引进*工艺后,形成了三大系列六个品种,产品已更新到第八代。其中,五个产品获国家。在省首届农业博览会上评为“名优产品”。
    发展速度:1991年生产100台,1993年生产500台,1995年生产2805台,1998年上半年生产 2.2万台。   
    *:“农哈哈”年生产产品占全省同行业的85%以上,国内产销*,“农哈哈”产品销往8个省市,300多个县区。并荣获省*颁发的“全省同行业产量、销量、销售收入和**”的奖牌。
    记者点评:深泽县农机实验厂的决策者们,客观地想,科学地闯,务实地干,从解放农村生产力上做文章,闯出了企业生存的一片新天地。他们成功的启示是:没有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没有脚踏实地的精神,是干不出一番事业的。同时,也告诫企业家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没有“当然存在”的权力,既不能靠天,也不能靠地,只有靠自己,才能拓展生存空间。
    不论是城市,还是乡镇;不管在公众场合,还是在家庭餐桌上,企业效益是人们谈沦的中心话题。因为,企业效益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职丁的就业,而且对服务社会、稳定社会,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诚然,一个企业兴衰的原因很多,但在诸多因素中,企业经营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如何当好一个厂长。深泽县农机实验厂厂长张焕民说的好:“正己”是关键的关键。
    “企业,是人的事业,人的力量是关键”。而在“人中”,张焕民认为:“要勤政廉洁,严以律己”这是关键的关键。
    张焕民行如其言。他逢人必讲的两句话:“一是以厂为家,二是勤俭持家”。他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垂范。
    在企业,出差zui多的是厂领导。张焕民任厂长8年,可以说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因公外出,但他从没领过补贴。见他不领,班子的其他同志也都不领.*一项年为企业节约开支几万元。 
    再看看张焕民的办公室:一间不足10平米的小平房,屋里一张—头沉的办公桌,还少了一条腿,就这三条腿的桌子至今已用了5年之久嘀哩当啷的吊扇下面,摆着5年前在自由市场上买的一对旧沙发,一部,三个科室通用。
    一座现代化的办公楼设计图,在他办公室里整整挂了三年了。每当人们问他为什么不盖座办公楼?张厂长总是淡淡的,—笑说:“企业正在爬坡,职工收入也不多,这个办公条件还能凑合。”
 “别看我的厂效益差,厂长出门桑塔纳,别看我们厂子小,厂长坐的是兰鸟”。这两句话是人们对一些企业领导摆阔的愤懑。
    “农哈哈”人也有一句顺口溜:“别看我们厂子阔,厂长出门‘双排坐’。”
    1995年,职代会上提出,企业效益一年一个新台阶,产品销往半个中国,厂里该买一部豪华轿车让领导出去也壮壮企业的门面。买车的建议马上被厂领导采纳了,但并不是买小轿车,而是花了10万多元买了两部生产急用的送货车。1996年又花了4万多元买了两辆“黑豹”,供各销售点送零件和售后服务用。
    去年,一辆崭新的桑塔纳,终于在企业安家落户了。经厂委会决定,此车作为接送外聘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开发新产品的车。   
    张焕民外出办事经常“吃地摊”,尤其是在灯红酒绿、金钱面前、自控、自警能力特别强。他说:“如果一个厂长放松自律,失去自制,不务正业,其结果只有是丧送企业,毁掉自己”。
    企业核心勤政廉洁的行为,职工们看在眼里,敬在心上,服在行动中……
    记者点评:曾几何时,有些企业领导,把自己的形象化为高楼、轿车,酒店。认为,楼不畏气派不压群雄,车不畏豪华不领风骚,出门不进大饭店,就掉架。   
    然而,张焕民就不信这个邪。他身为年利税几百万元的厂长,8年来一直在简陋的平房办公,出门公差“双排座”,外出经常“吃地摊”。一些人讽刺、挖苦他时,他笑着说:“这样挺好。”
    “这样挺好”。好就好在了他保持了我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好就好在了他树立了一个真正企业家的形象;好就好在了他塑造了一个共产党员熠熠生辉的形象。
    在市场的竞争中,看不见刀光剑影,但更多的是智慧的较量,实力的角逐。
    采访时,张焕民引用了一句法国经济学家莫内的至理明言:“现代化,要先化人,后化物。”他解释道:“企业竞争说到底是人的竞争。人才+科技+管理,企业才会长驱直入,常盛不衰。”
    在人才上尽力,在人才上不惜鞍前马后,这一切透露了农机实验厂领导的全部精明。
    ——育才。为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企业不惜一切代价,千方百计培育造就。派出去到外地学习,到大专院校进修;请进来,让专家授课每周两次学习生产技术理论知识,定期组织技术考核、技术练兵是培养人才的主渠道。
   ——求才。敞开企业大门,广招社会贤才。几年来,他们通过聘、招、引、调形式先后从省会招进7名工程技术人才,从城、镇招聘能工巧匠100多名。省会每年—次的人才交流大会,企业领导都亲自出马挂牌、设位、招人才。
    ——爱才。要让人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必须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厂里*的—辆轿车送给“专家”们享用;企业仅有的一台空调,安在了“高工”们的办公室里。
    ——用才。为调动“专家”们的积极性,企业明确规定:实行包设计、包试制、包鉴定、包销售、包创优的五包为内容的经济目标责任制。并授予七项权力:*,有权参加厂长办公会;第二,有权处理新产品在试制过程中的一切技术问题;第三,有权批准新项目试制计划;第四,有权提出分配新产品试制成功后的奖金;第五,有权代表厂方出席新产品表彰大会;第六,有权参加新项目技术鉴定会;第七,有权享受新产品成功后的奖金分配。
    五个“包”字,七项权力,象盏明灯,象块磁石,照亮了“专家”的心,吸引了他们的精力,去开发新项目,研制新产品。
    记者点评:“管好人”,对许多企业领导来说,已属不易。而张焕民眼中,用好人,才是值得企业管理者大力追求的更高境界。作为企业家,应该牢牢记住,办好企业,固然需要技术,资金、市场等,但企业的事儿zui终是由人来做的,人是一切工作的中心环节。把培养人才、造就人才,用好人才,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作为着力点。这样的目的实现了,何愁企业不发达呢?
    农机实验厂效益之好,好得令许多人初次听说它是个标准的集体企业时不免将信将疑。如果我们去琢磨一下张焕民“理财”的思路,这效益不再那么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在农机实验厂,一个拥有四、五百人的工厂。管理人员只有十几个,没有不创造效益的闲人,*一条,即非许多企业所能及。
    年产值2500多万元的企业,在编的人员只有30多个,其余都是季节工、临时工。生产忙时,全上阵,生产淡季少上人,没有活时,全放假,干一天算一天,不干没有钱。
 在分配制度上,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从厂长到工人,都没有固定工资。每人每天10元为基数,满一个月,根据每个人的劳动成果,实行上一级评下级,群众自评的方法,在每个人10元的基础上.该加多少加多少。企业职工工资几百种。
    这里的职工不分贵贱,不论资格,只凭本事,光论实绩的机制给企业增加了无穷的活力。
    企业家大业大,张焕民提出的口号却小家子气十足“学习家庭妇女买菜的精神,向—分钱要效益”。凭着这种精神,企业不论来什么人,一律在职工食堂就餐,仅这项年节约开支十几万元。
    凭着这种精神,业务人员下车后硬是背着几十斤重的零件到维修点,一走就是十几里路。可以说为企业节约开支,无人等闲视之。
    从进料到加工,一律实行成本核算,超者扣罚,节约者奖。
    记者点评:企业经营战略研究,考虑的是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关系,着眼于企业明天的发展;而明天必须有不同子今天的新业绩。深泽县农机实验厂的主人们以创业的精神齐守业,时时事事,精打细算,不断追求企业发展的新目标;使企业如日中天。相反,也有的企业市塌有保证了,效益也不错,享受的思想开始泛滥,墨守陈规,不求进取,铺张浪费……孰不知,树欲静而风不止,别人都在动,你却没动,相对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了。’可以说守业,是守不住的。只有以创业的精神前进,才能实现守业。   
    社会上的一些人看到农机实验厂没有楼房、没有豪华轿车,花钱吝啬,说他们根本就没有钱!厂长理直气壮地说:“我们没有银行贷款的钱,不欠外边一分钱,没欠下工人工资半分钱,年800万元的流动资金全部是自有资金!”“每年几百万元的税后留利钱全部用作生产和新产品开发。
    他们真的是“吝啬鬼”吗?厂长张焕民说:“该花的钱从不吝啬,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随便扔。”为加大产品宣传力度,他们每年要拿出上百万元在省、市及*做产品广告宣传。 
    诸多企业和企业家的盛衰沉浮,使张焕民“看准路”一语显出非同寻常的深意。对执掌大权的企业领导来说,“看准路”的意义远在决定已一进退之上。它所要求的,不仅仅是眼光、谋略、胆识,还有个人的理想、信念和追求。
    “看准路”在成功之后大为难。张焕民时时目警:“企业是国家的,我是企业的”。提醒自己摆正个人与企业的关系。“真要做一个企业家,一定要抱一而终,终生不谕。单一的目的不会长久。比如升官、比如发财,升了官,发了财,便会满足。我追求的是个性的、人格的完善,是企业的、事业的发展。总之,将自己投入社会,向社会做贡献,经过一生,再给人间一点什么”。听这位中年企业家坦陈心迹。你可以感受到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的坦荡胸襟、浩然正气。
石家庄* 1998.8.24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