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WSZ-0.53地埋式一体化小区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原污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在此得到降解和净化,好氧菌以填料为载体,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为食料,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盐类,从而达到净化目的。好氧菌的生存,必须有足够的氧气,即污水中有足够的溶解氧,以达到生化处理的目的。消毒处理消毒池按规范«TJ14-74»标准为30分钟,若是污水,消毒池增加停留时间至1-1.5时。
生物滤池的性能
生物滤池早于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的发明之初是以生物滤池的替代工艺出现的,但生物滤池至今仍有大量应用。
与活性污泥工艺不同的是,在生物滤池中常采用出水回流,而基本不会采用污泥回流,因此从二沉池排出的污泥全部作为剩余污泥进入污泥处理流程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3.6.5 生物滤池的适用范围
(1)微污染原水生物预处理。有效去除原水中氨氮、耗氧量物质,提高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
(2)中水处理。进一步去除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的氨氮和SS,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
(3)污水处理。形成多种组合工艺,实现有机物的降解,去除SS、COD、PO4-P的作用。
3.7 曝气生物滤池
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简称BAF,被称为第三代生物滤池,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欧美发展来的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它是由滴滤池发展而来并借鉴了给水快滤池形式,在一个反应器内同时完成了生物氧化和固液分离的功能,不需设置二沉池。世界上首座曝气生物滤池于1981年诞生于法国。随着环境对出水水质要求的提高,该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获得了广泛的推广应用,目前,在已有数百座大小各异的污水处理厂采用了BAF技术,并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
WSZ-0.53地埋式一体化小区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工艺原理
曝气生物滤池是借鉴污水处理接触氧化法和给水快滤池的设计思路,将生物降解与吸附过滤两种处理过程合并在同一单元反应器中,以滤池中填装的粒状填料(如陶粒、焦炭、石英砂、活性炭等)为载体,在滤池内部进行曝气,使滤料表面生长着大量生物膜,当污水流经时,利用滤料表面上所附生物膜中高浓度的活性微生物的强氧化分解作用和滤料粒径较小的特点,充分发挥微生物的生物代谢、生物絮凝、生物膜和填料的物理吸附和截留作用以及反应器内沿水流方向食物链的分级捕食作用,实现污染物的高效清除,同时利用反应器内好氧、缺氧区域的存在,实现脱氮除磷的功能。
活污水的BOD5应约在70左右。生化需氧量:(简称BOD)是指在有氧条件下,水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时所需要的氧量。它是一种间接表示有机物污染程度的指标,有机物的生化氧化分解通常有二个阶段,阶段主要是含碳有机物的氧化,称为碳化阶段,约需20天才能完成段主要是含氮有机物的氧化、称为硝化阶段,约需100天才能完成。
同时也发现,回流比对除磷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当回流比为70时,除磷效果良好。因此,从节约能耗角度来看,在低温下运行,当回流比为70、水力停留时间为8.7h时,除磷效果。活性污泥法是在曝气充氧条件下,对污水中的各种微生物群体进行连续混合培养而形成活性污泥,并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出口风压高,要检测出气管道,曝气头的叶轮转载是否堵塞积水,对症处理,使其正常工作。操作工在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日常操作中,润滑保养做到定人专责,按照规定加油。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风机房的通风是否良好:鼓风机在运行过程中,电耗能很大,能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要及时扩散,以免鼓风机温度过高,过高会直接影响电动机的使用寿命,造成鼓风机的动力不足,终使鼓风机的工作停止,终导致污水处理失败,进而后期用污泥浓缩脱水机压滤过剩污泥时,污泥絮凝度也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