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无人机行业听到多的就是
1:无人机打药到底好不好
2:无人机打药到底赚不*
以前企业一直在想
农民不会飞
飞手会飞就行了
但是农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呢?
小飞特意做了以下见解
▼▼▼
(无人机行业分析图)
那农户真正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目前消费级无人机推崇“傻瓜式”简单化操作,真正的是市场需求吗?
1
站在企业的角度
1:我有飞手啊,农民不会飞,我让飞手飞,全国那么大区域,这样能兼顾的过来吗?飞手真的那么好培养的吗?
2:我有培训服务啊,培训农民但是农民真的愿意学吗?我直接买个拖拉机不也能干?那和我以前传统作业有什么区别?而且无人机维修更麻烦而且又不会ps:文化水平问题。
3:如果效果一样的情况下,无人机的确省时省力,但是学习无人机知识和周期维护成本等等而导致农户不考虑使用无人机作业的问题如何解决?
2
站在农民的角度
1:无人机省不省钱:民以钱为天,无人机一台飞机价格至少在2W起步,农民也会考虑我花2W买个无人机和我找人打药的成本是否持平?
2:能不能及时的杀虫打药,一旦出现故障,我该怎么办?
3:无人机作业好不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已经有专业报道无人机效率是传统的40倍。
4:学习成本虽然为“0”,但是中国的农民有几个会接触到?又有几个能真正学习然后自己打药?与其学这个花这个钱为何我不考虑其他方式?
3
站在代理商的角度
1:产品代理过来了、无人机也有了、但是销量不行啊,你去说100个老百姓,100个嘴上说着好,两个看一下觉得不错,后剩一个想买说考虑以后,然后不了了之,你说我产品不好?我产品也不比别人家差,你说我喷洒不好?我也在地里试验过,说到底还是传统农业接受过程太慢,总要有个过程。
2:车跑了几千公里、鞋子换了三四双、整个区域跑遍了,后全部都是,容我考虑考虑,市场难做饭难吃,无人机憧憬虽好,还是且行且珍惜。
植保作业并不是一项简单的技术,诚然,我们可以把技术做的很简单,但是终究还需要人为的操作,而对于农民拖拉机都不一定想开,你让他学个这个?能有多难你心里没点数吗?
当年爱迪生普及电灯的时候,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甚至被社会所抗拒,但后来也是因为传播与普及慢慢被接受,也正如中国无人机产业,还需要时间的沉淀和技术的沉淀,未来才会大放光彩。
其次,有人会说国外的无人机产业如何成熟、如:日本、美国等农业发达国家,拜托!那能一样吗?日本人家地少人多,国家和无人机公司合作,种地的能不省心?。美国那种人人向往的农场生产模式能有几个敢比?。中国?农民文化和技能水平普遍较低,土地较为分散,这能比吗?社会行情能比吗?当初互联网进入中国的时候,能有几个人敢说互联网没有经过中国式改变?当初滴滴、ofo进入中国的时候,那个不是烧钱补贴才让老板姓真正的接受?
无人机的飞手真的能赚到钱吗?
1: 能*、一个月少则5/6千,多则1/2万,能不*吗,但是都是辛苦钱。
真实案例:
“我家要种的地挺多,也挺忙,有人不理解我,说这东西学起来挺难,有风险,还不如老老实实种地。”面对质疑,想学点专业技术的张某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
在系统学习后,张某成了专业“飞手”。去年,每喷洒一亩地,他能收到一块钱,一个月的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说啥都没用,凭本事*才是正事儿!收入摆在那,原来质疑的人开始羡慕他了。“嗯,这可是技术活儿!”提起无人机植保,张某劲头十足地说。
使用无人机作业,一天可给500亩农田打药,相当于二三十个人的工作量,还避免了作业人员受药害。此外,相较于人工背负打药,无人机雾化好,农作物正反面都可以打上,也更加均匀。
无人机行业/企业*了吗?
2018年,无人机行业到底能不能“飞起来”?
一、对于农民
1、国家针对于地区补贴正在加快完善,国家在减少农民支出同时促进植保无人机行业发展
2、企业维护售后服务完善的提升,销售渠道的多样化,无疑为农户带来了便利。
3、行业经过几年的发展,无人机企业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大,自然提高了无人机入行的门槛,所以未来,谁能抓住农民的心,谁自然就能在无人机行业屹立不倒。
4、技术和喷洒效果、目前来说各大厂家和无人机企业彼此之间差距不大,所以对于农民来说,真正需要的是“专业化”服务。
5、农机合作社尝试合作植保无人机,从农业合作社来看,小飞目前接触过的农业合作社本身托管了近千亩的地,也对外提供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因此该合作社购买了无人机进行尝试。
二、对于国家
政策补贴一步步的落实,就是大的源动力、其次读者可以看下:国家政策 l 关于国家无人机补贴(点击即可查看)
三、对于飞手
行业之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唯有努力自然会有回报。
未来无需担心、此刻就是未来
启飞智能在此祝大家在飞防植保行业
勿忘初心、未来我们与你一起飞!
立即询价
您提交后,专属客服将第一时间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