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网 地方农机】 乌海市耕地面积13.9万亩,农区常住人口2.01万人,城镇化率96.38%,居全国前列、全区首位,农业属典型的城郊型农业。近年来,乌海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安排部署,按照“生态、高效、特色、精品”发展思路,聚焦“三个坚持”,全力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坚持底线思维,稳步提升产品供给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时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乌海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强化底线思维,采取有力举措提升本地农畜产品供给能力。通过建设示范基地、加强技术指导、落实补贴政策等举措,切实提高粮食产能。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8.96万亩、同比增长8.48%,产量0.97亿斤、同比增长14.69%,实现“五连丰”;平均单产553.06公斤/亩,居全区第二位,实现“三连增”。加强工作调度及技术指导,不断提升蔬菜、肉类等农畜产品供给能力,全市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1万亩左右,肉类总产量稳定在5000吨以上。
坚持绿色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质效。建设43676亩高标准农田,覆盖所有具备建设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成为全区首个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盟市。结合地区实际,稳步推进设施农业发展,全市设施农业面积扩增至1.14万亩。建立闲置设施盘活情况月调度季通报工作机制,定期调度掌握闲置设施农业盘活处置进度,实现资源再利用,设施农业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扎实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持续推广、普及、运用化肥、农药减量化措施,实施科学施肥增效、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等项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91%,农药、化肥使用量连续多年保持负增长,秸秆综合利用率95.5%,全域推广全生物可降解地膜,2024年覆膜面积1.7万亩,目前全市地膜回收率达到94%,列全区第一位。
坚持特色精品,持续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围绕特色葡萄产业,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拓展产业功能,推动农文旅体商融合发展。实施葡萄全产业链项目,葡萄果汁、葡萄干
生产线已经建成投产,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自治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进展顺利,推动80余种农产品入驻内蒙古优质农畜产品雄安、北京营销中心,“葡萄航班”第二季顺利启航。不断加大“乌海葡萄”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提升力度,“乌海葡萄”荣获内蒙古知名区域公用品牌,被列入《内蒙古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精品培育名录》,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4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单,是自治区唯一一个入选的果品,品牌价值近30亿。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