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黑龙江省加大财政投入,实施“一主两辅”战略

2019-12-19 14:20:11 来源:农机网整理发布 阅读量:29820 评论

  【农机网 地方农机】辽宁沈阳举办的“秸秆综合利用经验交流活动”消息,截至目前,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45%,有10个省利用率超过90%,有9个省利用率超过85%,近50%的县区利用率超过90%,秸秆综合利用总体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
 
  黑龙江省财政投资43亿元加大秸秆综合利用率
 
  日前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2019年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今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要达到80%以上,其中“两市两县”利用率要达到85%以上;全省秸秆还田利用率要达到55%以上,通过燃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利用路径,实现离田利用率大化;剩余的部分秸秆实现全部离田垛放、储备待用。为此,省级财政投入43亿元,重点从11个方面给予政策补贴,进一步加大秸秆政策支持力度。
 
  《方案》明确提出,今年坚持疏堵结合和就地、就近、分散、多用途的原则,突出“一主两辅”(还田为主,燃料化、饲料化为辅),以今年秋收为节点,秸秆全部还田离田,确保我省全域、全时段、全面禁烧。政策补贴资金实行先行预拨、敞口补贴、调剂使用、据实结算,给予地方充分自主权。
 
  给予补贴的11个方面具体为:玉米秸秆全量翻埋和碎混还田作业补贴;玉米秸秆覆盖还田补贴;水稻秸秆翻埋还田作业补贴;水稻秸秆本田腐熟作业补贴;玉米青贮配套补贴;秸秆离田利用补贴;秸秆还田离田机具购置补贴;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站建站补贴;秸秆工业原料化项目建设补贴;生物质炉具购置补贴;秸秆离田作业补贴。
 
  黑龙江省依安县“一主两辅”提高秸秆综合利用
 
  据了解,2019年,依安县玉米、水稻、大豆三大农作物种植面积354万亩,秸秆可收集量168万吨。
 
  面对秸秆综合利用难题,黑龙江省依安县采取有效办法、有的放矢,广泛宣传秸秆禁烧政策,并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有效渠道,在秸秆燃料化、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上下功夫,为废弃秸秆找到了处理出口,变废为宝,一举多得。
 
  结合今年种植业实际和秸秆利用现状,确定秸秆综合利用“一主两辅”的推进方式,一主即以还田为主,两辅即以燃料化和饲料化为辅。还田方面通过玉米机械化深松整地、玉米秸秆翻埋和碎混、水稻翻埋还田及原位腐熟还田等有效手段,力争还田利用率达到55%。综合利用方面,依托依龙镇大型生物质锅炉直燃、秸秆压块、黄贮、堆沤等有效利用方式,综合施策,全县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截至11月24日,依安县已完成还田利用154万亩,离田利用已完成57万亩,离田待用100万亩。全县明春还将进行水稻原位腐熟还田20万亩,提高还田利用率。离田利用方面,将通过秸秆加工成饲料方式利用秸秆30万亩,冬春季堆沤肥利用秸秆50万亩,确保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秸秆综合利用率力争达到80%以上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农业农村局消息,今年牡丹江市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和耕地质量为目标,大力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推广实用技术,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推动秸秆工业化利用、产业化发展、高值化经营,确保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秸秆还田利用率达到55%以上,剩余秸秆100%实现离田作业,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新格局。
 
  今年,牡丹江市坚持疏堵结合,进一步强化属地责任,健全网格化监管体系,陆续组织市县乡村“四级”层层签订责任状,并把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纳入到目标考核体系,逐级传导压力,压实落靠责任。
 
  在拓宽离田利用渠道方面,牡丹江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秸秆资源量,科学规划生物质发电项目布局,不断提高秸秆燃料化利用比例;抓住全省大力发展畜牧业机遇,扩大牛羊等草食动物饲养规模,鼓励粮食作物改种饲料作物,通过青贮、黄贮和直接饲喂消化利用秸秆,不断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比例;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推动秸秆造纸、可降解纸膜、生产炭基有机肥等多元利用,拓宽利用途径,增加秸秆附加值,不断提高秸秆原料化利用水平;发挥食用菌和优质米优势产业的带动作用,着力推进食用菌基质和水稻育秧盘基质秸秆转化项目,扩大草腐菌生产规模,推广水稻育秧基质应用技术,不断提高秸秆基料化利用水平,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本文由农机网整理发布,部分资料来源:农民日报、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农业农村局,如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产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