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网 热点关注】 垃圾分类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只有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才能在生活中意识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当前,浙江省各地垃圾分类工作已全面展开。
改进垃圾装备 农村垃圾变宝
8月29日上午,省公益项目“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处理粉碎装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在农机院研发团队负责人王刚带领下,前往婺城区下窑村进行了试验示范。本次试验针对前期研发的
粉碎机应用情况和用户反映的使用情况进行改进试验,该机具性能受到了农户的广泛认可与支持。
项目组研发的此款生活垃圾粉碎机,配套农村垃圾减量化太阳能沤肥处理站,主要对块状垃圾和含纤维较高的垃圾,如玉米包叶、茭白包叶和各种瓜类等,进行粉碎预处理,解决当前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周期长、效率低的现状,不断提高农村生活垃圾进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理水平。
德清县农业农村局入社区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
2019年8月19日,德清县农业农村局利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开展网格化活动的契机,组织志愿者来到舞阳街道上柏社区,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居民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意识。
活动中,志愿者们分成多个宣传小分队走入上柏社区百姓家,翻看放置的分类垃圾桶,手把手、一对一指导百姓生活垃圾准确投放,增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号召大家积极参与实践垃圾分类行动。入户宣传结束后,志愿者们又来到幸福邻里参与社区组织的变废为宝的活动,用自己的巧手利用废旧物品为孩子们制作创意服饰。
此次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共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材料100余份。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让更多人了解环保,支持环保,让环保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一种生活习惯,从中获得乐趣,主动认真践行。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
诸暨市马剑镇“五步走”紧抓垃圾分类工作
近年来,诸暨市马剑镇围绕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通过智能式巡检、全域式统筹、全民式宣传,巩固完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实现全镇垃圾分类正确率从60%上升到90%,可烂垃圾收集量从2吨上升到2.8吨(不含泔水),建辉村、寺坞坪村创建成为智能化垃圾分类示范村。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建立“五个一”制度。即建立一支“收、清、督”一条龙队伍,做好垃圾分类源头收集、宣传督导和进仓分拣等一系列工作;实行一张网管理,全镇15个村引进联运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智能化督导巡检打分网络;确定一系列制度,确保工作良性开展;组建一个智能体系,让垃圾分类插上智能化翅膀;采购一批新物资,进一步助力垃圾分类工作更好的开展。
二是激发主体意识,签订两份“军令状”。要求全镇6900余户村民签订《农户自愿参与垃圾分类承诺书》、《农户门前三包责任书》。同时,每个行政村新设垃圾分类墙体标语两条,并利用有线电视、应急广播、公示栏、墙体标语、微博等宣传平台,不间断进行垃圾分类宣传,为全镇垃圾分类工作营造浓厚氛围。
三是联合多方力量,发动三大团体助分类。依托镇妇联、团委和工会,对全镇妇女同志、中小学校学生及企业员工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宣讲,同时分发《垃圾分类宣传折页》及围裙等宣传品,共计15000余份。通过“以点扩面”、“小手牵大手”等活动,使每家每户深入了解垃圾分类意义,正确掌握垃圾分类方法,引导村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四是引进新型技术,探索终端处理新方向。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可腐烂垃圾月收集量日趋增加,建辉太阳能处理站房已成饱和状态。为更好的解决终端可腐烂垃圾处理,进一步提高出肥质量,马剑镇引进第三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采购生物发酵料用于全镇范围内三个太阳能处理站可腐烂垃圾的处理,确保出肥质量,还有加速发酵、减少臭味等作用。
五是争优,助推工作新提升。在镇级层面,积极申报省级分类示范区,自加压力,在压力中找突破,不断提升全镇垃圾分类质量。在村级层面,各村根据实际,积极申报市级垃圾分类示范村、智能化垃圾分类示范村,以及省级高标准示范村等,使各行政村形成你追我赶的态势,促进垃圾分类工作良性循环。
诸暨市应店街镇多措并举打通垃圾分类“三关”
为推进垃圾分类长效运行,完善垃圾资源化利用回收体系建设,诸暨市应店街镇多措并举破“三关”。
一是闯好入户宣传关,扩大分类影响力。充分利用群团组织力量建立多支志愿者队伍,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活动,带动农户分类意识的提升。正值暑期,镇团委抓住学生社会实践契机开展集镇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动员水果店、农贸市场等摊户加强可烂垃圾收集。镇妇联组建“应镇支嫂”队伍,利用妇女力量分村开展入户宣传。另外充分利用党员活动日开展垃圾分类入户宣传、义务督导等,提高党员的服务意识与分类意识。上半年已开展大小志愿服务45余次,发放宣传资料5100余份。
二是守好清运收集关,确保分类常态化。通过加强督导巡查、开展三支队伍培训等方式紧抓三支队伍常态化、规范化运行。同时,做好终端运维、清运车规范提升等为垃圾分类打好运行基础。安排两名专职巡查员负责镇域范围内垃圾分类、环境卫生巡查工作,每日将巡查情况上报,倒逼各村整改,目前已完成问题点位整改120个。推进巽坞村垃圾分类智能村创建试点,通过“互联网+”形式使三支队伍运行更加科学。
三是把好回收利用关,实现分类资源化。为进一步细分垃圾,实现资源有效利用,该镇形成以清运员为主、志愿者为辅的宣传队伍开展废品回收工作。各村设置专门的废品回收安置点方便村民进行废品安置。清运员在清运的过程中对各类废品进行分类回收,同时对农户进行日常宣传。村督导员与志愿者在入户宣传中也鼓励农户将废品放入村安置点,借此提高农户资源回收意识,完善各村分类回收体系。
本文由农机网整理发布,资料来源: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德清县农业农村局等,如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