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机网 地方农机】养殖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纺织、油脂、食品、制药等工业提供了原料,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肉、乳、蛋、禽等丰富的食品,为农业提供了役畜和粪肥。我国的养殖业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带来的环境问题也不可忽视,我们应当更加注意发展绿色生态化养殖。
青海:微养殖产业助力乡村脱贫
青海省大通县青山村是重点贫困村之一,地理位置偏僻,贫困人口众多。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落实,当地将产业扶贫作为扶贫的主攻方向和着力点,发展牛、鸡、猪等微养殖产业,以及打造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的品牌形象,增加农民收入,青山村已经实现了贫困户整体脱贫、贫困村摘帽的既定目标,脱贫成效显著。
此外,在实行项目扶贫、项目拉动的同时,当地还实行了一个有效措施就是将年轻劳动力转移作为脱贫的重要载体,加大劳务输出,拓宽创收主要来源,调整优化产业人员结构。从根本上扭转脱贫观念,从“精神”上开始扶贫,扶贫更要扶志、扶智、扶能。
重庆:养殖场开展生态循环养殖
养殖场的环境问题一向备受关注,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带来的是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严重影响,部分区域流域的空气、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程度已相当严重,这是由多方面原因导致的。养殖业主环保意识薄弱,对养殖污染方面缺乏科学的管理;片面追求规模和经济利益的同时,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严格执行相关环保标准;过于集中的规模化养殖,也为污染的治理增加了难度;还有的则是有心而无力,由于养殖业污染环境防治经费的不足,相关的措施采取不到位所导致。
重庆在养殖业发展方面则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在铜梁区大庙镇双马养猪场,就实行的是生态循环养殖,随着粪污无害化处理系统干湿
分离器的使用,净化池里的粪水经过搅动、分离、烘开成了粉状的沼渣,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清清沼液则顺着管道流入四周的菜地,把畜禽粪污变废为宝。“畜-沼-粮(菜、果、林)”农牧结合的模式,既消纳了畜禽粪污和消除了粪污污染,又为农业提供了无害的有机肥料,大大节省了农业生产成本。
黑龙江:统筹解决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
黑龙江省黑河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畜禽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问题,正式出台了《黑河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统筹解决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争取在保障肉蛋奶供给的同时,真正做到变废为宝。
按照《方案》规划,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要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以规模养殖场为重点,以绿色有机食品产业为,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尽快形成从原料作物到畜产品到食品绿色有机产业链,实现梯次增值,农牧循环发展,为建设高品质绿色有机食品基地提供支撑。
甘肃:因地制宜发展养殖业增收致富
甘肃省榆丰村因地制宜,在结合当地广泛种植玉米作物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现如今,养殖业已然成为了当地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型产业之一。
当地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充分发挥能人带动效应,使村里的畜牧养殖走上了规模化、标准化的道路。截至目前,榆林乡榆丰村已累计向108户贫困户发放扶贫专项贷款540万元,切实解决了村里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问题,有力推动了全村富民产业的发展。
此文由本网整理发布,部分资料来源:青海日报、人民网、黑龙江日报、甘肃日报,如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