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省科学技术厅、省财政厅四部门联合印发《湖南省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计划》),明确以丘陵山区适用农机、大型高端智能农机和核心零部件为发展重点,通过 “一中心三基地三示范区”布局和六大行动,推动全省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制造强省、农业强省建设注入新动能。

《计划》提出,到2027年全省农机装备产业将实现四大核心目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智能农机占比超60%;力争创建国家级创新平台1个以上、省级平台10个以上;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65%以上,其中水稻、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提升至90%、75%;形成以长沙为研发核心,娄底、郴州、常德为制造基地的特色产业集聚格局。据近日长沙海关发布的2025年前9个月湖南省进出口贸易统计报表,其中农机出口方面相关数据如下:
出口情况
2025年1-9月全省农业机械累计出口数量581329台(套),同比增长64.07%; 累计出口金额57772.7308万元,同比增长92.99%。
拖拉机方面:2025年1-9月累计出口数量136辆,同比增长17.24%; 累计出口金额1003.7127万元,同比增长60.08%。
进口情况
2025年1-9月全省农业机械累计进口金额1.0222万元,同比下降99.81%。
2025年1-9月,湖南省农机外贸呈现出出口量价齐升、进口急剧萎缩的总体格局。这充分表明湖南农机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正从“数量增长”向“质量和价值增长”快速转变。
拖拉机作为“明星品类”的标杆作用,“价增量稳”,高端化趋势显著:拖拉机出口数量仅增长17.24%,但出口金额却暴涨60.08%。这一反差清晰地说明,出口的拖拉机不再是低端型号,而是技术含量更高、单价更贵的高附加值产品。这可能得益于大型马力拖拉机、智能拖拉机或新能源拖拉机的出口增长,反映了湖南拖拉机产业在高端制造领域的突破。
进口金额断崖式下跌:进口额仅为1.0222万元,同比下降99.81%。这一数据极具冲击力,表明湖南省乃至中国在农业机械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已高度自给自足。
背后原因推测
技术突破:过去需要进口的关键零部件或高端整机,现在已能实现国产化替代。
供应链完善:国内供应链日益健全,降低了对外依赖。
政策导向:可能受益于国家对高端装备制造业和“自主可控”供应链的支持政策。
注:本文由农机网(www.nongjx.com)整理发布,资料来源: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长沙海关、AI智能体。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