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至14日,为应对连绵秋雨天气给秋收秋种带来的不利影响,江苏省连云港市农机部门坚持以“保障秋粮颗粒归仓、推动秋种不误农时”为重点,深入全市各县区开展“三秋”农机化工作下沉服务活动,旨在科学统筹农机资源,强化服务保障措施,提高“三秋”农机生产服务保障能力。
在东海县驼峰镇,服务组深入东海县丰华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查看其烘干设施使用情况,服务组强调,“三秋”农忙已经开始,正是产地粮食烘干场所清理
烘干设备进料口基坑、烘干仓(塔)等有限空间作业高峰期,由于连续阴雨天气,烘干设施高负荷运转,一定要加强有限空间风险管控、强化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管理等工作。一是提高有限空间作业风险意识,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摸清风险底数,掌握有限空间数量、位置、类型、主要危害因素等,落实好安全责任和管控措施。二是加强有限空间作业风险管控,要在烘干设备进料口基坑、烘干仓(塔)等有限空间出入口醒目位置,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配备必要的气体检测报警、通风、呼吸防护等设备。要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要求,发现事故时,要做好安全措施再施救,杜绝盲目施救,避免伤亡扩大,必要时拨打“119”“120”报警。三是加强有限空间作业教育培训,进一步强化有限空间“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意识和要求。要将有限空间安全生产纳入日常培训范围,重点培训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和防范措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护设备及用品的使用方法、紧急情况应急处置措施等,增强群众逃生避险、自救互救应急能力。
在灌云县,服务组重点了解应急作业情况,指出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制定应急预案,为有效应对秋收期间有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农机跨区转运不畅、下田作业受阻、机具供需失衡、燃油供应不足、农机安全事故等突发情况,及早落实农机应急救灾队伍和机具,打造收、烘、运、储防灾减灾闭环链条,及时梳理摸排应急机具在位情况,加强
履带式收割机、
履带式拖拉机、排涝机具等准备,主动协调农机合作社、农机经销企业做好防灾救灾农机储备调用。会同有关部门提前细化农机应急转运绿色通道、应急供油方案,确保灾时机具调度、应急作业有序开展。
在灌南县,服务组重点了解了机具保障调度情况,强调要加强农机智能调度,优化资源配置,在做好机具供需、收种进度、作业价格、气象变化等信息的收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机手之间的微信群和农机化跨区作业平台,及时为广大农民机手发布机具需求、作业面积、机收价格等服务内容,以信息化服务引导机具有序合理流动,利用灌南县土壤墒情较好的特点,积极抢收,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确保成熟一块、收割一块、种植一块,全面解决农民无机可用的难题。
在赣榆区城西镇,服务组深入田间查看了土壤墒情情况,了解了赣榆区烘干设施及应急抢收准备工作,指出要实施减损增效专项行动,护粮节约增收,针对由于天气导致的水稻倒伏现象,要持续开展“精收细作”专项行动,推广低损收获机械和标准化作业规程,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的理念,对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农机手进行培训,全面提升管理服务能力和农机手操作水平,切实提高作业质量。
在海州区新坝镇,服务组重点了解了安全生产工作,强调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贯穿于“三秋”农机化发展全过程,构建农机安全监管工作长效机制,紧盯重点单位、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安全生产提醒服务、政策法规宣贯、送检下乡等工作。教育机手做到作业机械安全设施不全不作业、作业地块情况不明不作业、与作业无关人员不劝离不作业、维修和排除故障必须停机熄火,加强粮食产地烘干场所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防范,广泛开展农机事故警示教育和安全提示,坚决防范和遏制农机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三秋”农机安全生产平稳有序。
为应对“三秋”机械化生产工作,连云港市农机部门以为民办实事、为民减负为导向,积极服务农民、农机手、农机服务组织,共准备联合收割机13430台套,其中履带式收割机12463台套;拖拉机17811台套,履带式拖拉机59台套;玉米收获机1512台套;应急烘干点317个,烘干机1106台,4.0148万吨/批次;涉农加油点28个;印发农机安全生产知识图册等宣传材料15000余份,通过“收割+烘干+对接”全链条服务,全力保障秋粮收获,确保“三秋”农机化作业高效推进。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