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生产发展与流通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农业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农业生产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人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越来越充足、越来越丰富,为让中国人的饭碗装满中国粮提供了充分保障。

当前处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发展农业与保护资源环境的双重任务,迫切需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绿色发展。2016年,农业农村部与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方案》,确立了到2020 年基本建成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促进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的政策目标。

为支持各地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产业,中央财政从适度规模经营、优势特色产品、农民合作社和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推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加强对绿色有机农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中央财政向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倾斜,涉及种、养、林3大类15个品种的有机农业可按规定获得中央财政补贴支持。

为全面推进涉农补贴领域政务公开,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公开内容覆盖农业补贴全流程、补贴服务全过程,农业补贴政务公开工作基本实现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显著提高,农业农村部公开《涉农补贴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内容包括耕地地力保护、农机购置补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草原禁牧补助与草畜平衡奖励以及强制扑杀、强制免疫和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补助。

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
25日,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中国经济网和内蒙古自治区网信办、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第十七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呼和浩特举办。来自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主流媒体、高等院校、知名企业的各界人士共商数字经济时代网络媒体发展之道,并就论坛...详细>>
《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
在论坛开幕式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任贤良致辞指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成为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对于媒体而言,深入思考如何在数字时代重构发展模式,探索如何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媒体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等重要问题可谓正当其时,意...详细>>
《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经济日报社社长张小影在致辞中表示,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媒体的生存状态,“学习、创新、坚守、融合”是数字经济时代媒体发展的关键。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人,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详细>>
农业资源保护利用

《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意见》

《农用薄膜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2019年工作要点》

《2019年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指导意见》

乡村建设

农业农村部部长解读: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治理”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设备展区”亮相国际农机展

集中整治:农村垃圾分类战役已打响

农田建设

      稳定粮食面积,首要任务的便是高标准农田建设。自2017年开始,我国农业综合开发便始终坚持贯彻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围绕国务院批复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多地因地制宜提出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进行了差异化规划,如:江西省在《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统筹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20年全面建成2825万亩高标准农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00亿斤以上;福建省提出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全力保障粮食生产能力,2018年完成800万亩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2021年基本完成建设任务;此外,安徽省、江苏省、湖北省、河南省等各省市也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有相应规划。

      此外,《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已于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农田建设补助资金是指中央财政为支持稳定和优化农田布局,全面提升农田质量而安排用于农田相关工程建设的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资金。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由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共同管理,按照“政策目标明确、分配办法科学、支出方向协调、绩效结果导向”的原则分配、使用和管理,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定期开展评估,实施期限至2022年。

农业科技人才支撑

      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转移,高流动性使得普遍只有年龄大的和文化程度低的农民沉淀在农村,“谁来种地”的问题日益突出,更加迫切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着力优化农村劳动力素质结构。

      2019年,中央财政安排了20亿元,聚焦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分层分类实施农业经理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村实用人才和现代创业创新青年等培育计划,全年将培育职业农民100万人以上。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2年,要初步实现产品质量高、产业效益高、生产效率高、经营者素质高、国际竞争力强,农业高质量发展。这里提到的经营者素质高,事实上主要就是指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比重提升,要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0万人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职业农民占比更是要达到35%。

      随着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正式启动,也提出了三年计划培育400万“新农民”。农民培育三年提质增效行动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农村科普框架体系,到2022年初步健全该体系,包括完成培养400万名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科技、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等任务。

农业防灾减灾

      对于大部分农民来说,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可能会让全年的辛勤汗水付之东流。虽然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已取得较大的发展,但依然不能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魔咒。针对农业自然灾害,农业保险是一种重要的风险转移工具。可在农民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过程中遭受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疫病、疾病等保险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后为其提供保障。

      自2007年财政部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以来,不断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增品”。经过10多年发展,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有力促进了我国农业保险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农民收入。

      《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2年,基本建成功能完善、运行规范、基础完备,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阶段相适应、与农户风险保障需求相契合、中央与地方分工负责的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稻谷、小麦、玉米3大主粮作物农业保险覆盖率达到70%以上,收入保险成为我国农业保险的重要险种,农业保险深度(保费/产业增加值)达到1%,农业保险密度(保费/农业从业人口)达到500元/人;到2030年,农业保险持续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总体发展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补贴有效率、产业有保障、农民得实惠、机构可持续的多赢格局。

关于我们企业建站旗下网站诚聘英才
中国农机网 - 农机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农机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106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