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柴油机配件销售中心

柴油机,船用柴油机,多缸柴油机,柴油发动机,柴油机配件

农机网收藏该商铺

     小标 您所在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柴油机排放的环境保护
产品搜索

请输入产品关键字:


暂无信息

联系方式
地址:潍坊滨海开发区
邮编:261100
联系人:陈经理
留言:在线留言
商铺:https://www.nongjx.com/st57852/
技术文章

柴油机排放的环境保护

点击次数:440 发布时间:2015-1-13

  工程机械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三:一是柴油机的废气排放物对大气的污染;二是噪声对人居环境的污染;三是废油、废水对土壤或地表水的污染。其中,尤以废气排放对人类健康的危害zui大。
  
  1、废气中的污染物及其危害
  
  柴油机排放的废气中包含有气态、液态及固态的污染物。气态污染物中含有CO2、CO、H2、NOx、SO2、HC、氧化物,装载机,有机氮化物及含硫混合物等;液态污染物中含有H2SO4、HC、氧化物等;固态污染物有碳、金属、无机氧化物、硫酸盐,以及多环芳烃(PAH)和醛等碳氢化合物。
  
  上述污染物中,zui主要的是CO、HC、NOx以及固体微粒(PM)。CO是柴油不*燃烧产生的无色无味气体;HC也是柴油不*燃烧和气缸壁淬冷的产物;NOx是NO2与NO的总称,它们都是在燃烧时空气过量、温度过高而生成的氮气燃烧产物,NO在空气中即被氧化成NO2,NO2呈红褐色并有强烈气味;PM是所排气体中可见污染物,它是由柴油燃烧中裂解的碳(干烟灰)、未燃碳氢化合物、机油与柴油在燃烧时生成的硫酸盐等组成的微粒,也就是我们常见的由排气管冒出的黑烟。相对汽油机而言,柴油机的CO和HC排放量较少,主要排放的污染物是NOx和PM。
  
  CO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后,会同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血液中的氧交换机制,使人缺氧而损害中枢神经,引起头痛、呕吐、昏迷和痴呆等后果,严重时会造成CO中毒。
  
  HC中含有许多致癌物质,长期接触会诱发肺癌、胃癌和皮肤癌。
  
  NO2刺激人眼黏膜,引起结膜炎、角膜炎,吸入肺脏还会引起肺炎和肺水肿。
  
  HC和NOx在阳光强烈时的紫外线照射下,会产生光化学烟雾,使人呼吸困难、植物枯黄落叶、加速橡胶制品与建筑物的老化。
  
  PM被吸入人体后会引起气喘、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等慢性病;在碳烟微粒上吸附的PAH等有机物,更是极有害的致癌物。
  
  2、机内净化技术
  
  车用柴油及改善混合气质量和燃烧状况的措施有:采用可变进气流量装置;优化喷油器设计;采用可变喷油正时系统;采用HEUI、EUI、LDCR等*的电喷技术;优化燃烧室设计,强化紊流,减小缝隙容积等。采用垂直*喷射和更高的喷射压力,使排放污染物减少了1/5。废气再循环技术可有效地控制NOx的排放;但是,要想不增加HC的排放,还得采用电控废气再循环技术,利用调整装置来优化不同负荷时的废气再循环。
  
  4、机外后处理技术
  
  采用后处理技术,是对现有车型进行技改、控制排放的zui有效措施;对于新车,采用机外后处理措施也比采用机内净化措施容易得多。机外后处理装置主要是催化净化器的微粒捕集器。
  
  常用的催化器是三元催化转化器,它是由金属壳体、隔温衬垫和催化剂组成的筒型构件。隔温衬垫使用堇青石陶瓷压制成,横截面上每cm2有32~64个小孔;在这种蜂窝状陶瓷载体表面,附着有作为催化剂的铂、铹、钯等贵金属和作为助催化剂的稀土添加剂。贵金属稀土联用催化剂是目前zui有效的催化剂,吊车。柴油机废气的气相反应通常在很慢的速度下进行,一旦有了催化剂,CO、HC、NOx在催化剂作用下被迅速氧化还原成CO2、H2O、N2。在工程机械柴油机上采用电子喷射系统是重大的技术进步。在液压共轨中保持4~23MPa油压,通过喷油器的增压活塞使燃油压力增至30~140MPa;喷油计量由喷由时段与喷油压力决定,而喷油时段则取决于电磁阀通电时间的长短;电磁阀按负荷情况与转速的变化自动地调节喷油正时。EUI高压共轨电子喷油系统则能够进行预喷射与后喷射,还可实现△型喷油规律的多段喷射。LICR电液控制喷油系统则可根据发动机工况,更好地实现预喷压力的调节。电喷技术由于可根据负荷与转速的变化自动地按柴油喷射曲线喷油,使柴油更好的雾化、充分燃烧,净化了废气,也减少了可见污染物(黑烟)的排放。

[ 打印 ] [ 返回顶部 ] [ 关闭

| 商铺首页 | 公司档案 | 产品展示 |公司动态 | 询价留言 | 联系我们 | 会员管理 |
农机网 设计制作,未经允许翻录必究.Copyright(C) https://www.nongj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农机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二维码

扫一扫访问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