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耐泵业有限公司

排污泵,离心泵,气动隔膜泵,无堵塞排污泵,手摇泵,磁力泵

农机网收藏该商铺

     小标 您所在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隔膜泵的运行与维护
产品搜索

请输入产品关键字:

蝶阀

自吸泵

排污泵

隔膜泵

离心泵

化工泵

磁力泵

真空泵

多级泵

液下泵

管道泵

潜水泵

螺杆泵

旋涡泵

手摇泵

油泵

喷射器

截止阀

止回阀

闸阀

球阀

联系方式
地址:浙江省永嘉县瓯北镇三桥工业区
邮编:325105
联系人:黄经理
留言:在线留言
商铺:https://www.nongjx.com/st23186/
技术文章

隔膜泵的运行与维护

点击次数:780 发布时间:2021-3-2

  一、隔膜泵的运转及准备工作
 
  1、泵在运转前的准备工作
 
  a.检查各连接处的螺栓连接是否拧紧,不允许有任何松动。
 
  b.新泵在加油前应洗净泵内防腐油脂或泵上的污垢,洗时应用煤油擦洗,不可以用刀刮。
 
  c.传动箱内根据环境温度的高低,注入适量的合成润滑油至油标的油位线。
 
  d.隔膜泵缸体油腔内必须注满变压器油,应将油腔内的气排尽,可适量加入消泡剂。 安全自动补油阀应注入适量变压器油至距溢出面约10mm,无论是哪种液压隔膜泵,都应在泵头与传动箱之间的托架内加注变压器油,油位至淹过柱塞填料即可,柱塞泵在此处不加油。
 
  e.盘动联轴器,使柱塞前后移动数次,应运转灵活,不得有任何卡涩的现象。若有异常现象应及时排除故障后,才能开车。
 
  f.检查电源电压情况和电动机线路,应使泵按照规定的旋转方向旋转。
 
  g.启动电动机,泵在空载下投入运行,然后将泵的行程零位与调量表零位相对应,以消除运输过程中调量表指针因惯性自行转动产生的漂移。
 
  h.输送易凝固介质的高温柱塞计量隔膜泵,应先通保温介质1~2h,使泵头温度达到操作要求后再投料运行。
 
  2、带负荷运行
 
  a.依据工艺流程的需要,参考合格证中提供的流量标定曲线或查对实际工况复式流量标定曲线,得出相对应的行程百分数值,把调量表指针转到刻度。旋转调量表时,应注意不得过快和过猛,应按照从小流量往大流量方向的调节,若需从大流量向小流量调节时,应把调量表旋过数格,再向大流量方向旋转至所需要的刻度。调节完毕后必须将调节转盘锁紧,以防松动。
 
  泵的行程调节可以在停车或运转中进行。行程调节后,泵的流量约需1~2min才稳定,行程长度变化越大,流量稳定所需的时间越长,尤其是隔膜泵更明显。
 
  b.检查柱塞填料密封处的泄漏损失和运动副温升。
 
  当泄漏损失量每分钟超过15滴时,应适量旋紧填料压盖螺栓。
 
  当温度迅速升高时应紧急停车,并松开填料压盖,检查原因,是否是填料压得过紧或是柱塞表面与金属件产生擦伤所造成的,消除后再投入运行中。
 
  c.泵开车以后,运行应该平稳,不得有异常的噪声,否则,应该停车检查原因,并消除产生噪声的根源后,再投入运行。
 
  3、停车
 
  a.切断电源,电动机停止转动。
 
  b.关闭进口管道阀门,但开车前注意打开。
 
  二、隔膜泵的膜腔注油操作
 
  1、自动补油阀的操作    隔膜泵的缸体油腔内,在出厂试验时均已注满变压器油,用户无需拆卸和重新注油。但是缸体内无油时请按以下方法进行。
 
  a.先打开安全补油阀储存盖,用手推压补油阀杆往膜腔里充油,同时盘动联轴器使隔膜鼓动排出膜腔内的气体,直到气泡不再往上冒为止。
 
  b.开车时,可将安全阀调节螺钉逐步松动,使安全阀在泵排出运动中,将膜腔内的气体排出,应启跳数次,再拧紧调节螺钉至原来的位置,并使安全阀的启跳压力为管道的1.1倍左右。在安全阀启跳排气的同时,柱塞在吸入过程中,用手轻压阀杆,作短时人工补油。若有量补充过多,将会产生振动和冲击,可在柱塞做排出冲程时,轻压补油阀杆排出多余的油,直至泵运行平稳为止。
 
  2、限位补油阀的操作    将液缸体上部的安全阀整体卸下,从孔向缸内注入变压器油,同时盘动联轴器使隔膜鼓动排出膜腔内的气体,直到气泡不再往上冒为止,再按相反的顺序装回安全阀。开车时,可将安全阀调节螺钉逐步松动,使安全阀在泵的排出运动中,将膜腔内的气体排出,直到油嘴向外排油数次,再拧紧调节螺钉至原来的位置,并使安全阀启跳压力为管道压力的1.1倍左右。

[ 打印 ] [ 返回顶部 ] [ 关闭

| 商铺首页 | 公司档案 | 产品展示 |公司动态 | 询价留言 | 联系我们 | 会员管理 |
农机网 设计制作,未经允许翻录必究.Copyright(C) https://www.nongj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农机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二维码

扫一扫访问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