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功突破油菜机械化收获技术瓶颈

2012年03月31日
资料类型文件资料大小
下载次数0资料图片【点击下载】
上 传 人默认需要积分0
关 键 词
暂无上传相关文件
【资料简介】
  机械化收获困难是长期制约我国油菜产业竞争力、影响油菜种植面积稳定与持续发展的瓶颈。5月27日,从在上海召开的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现场观摩会上获悉,在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的有效组织和国家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油菜科技工作者经过多年多学科协同攻关,成功攻克了机收品种、机收装备和配套农艺技术三大技术难关,为我国油菜机械化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此次观摩会由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和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共同主办、中国农科院油料所与上海市农科院承办。观摩现场,适合于机械化收获的油菜新品种中双11号挺拔地簇立田间,熟透的菜籽角果沉甸甸地挂满枝头。只见数台收割机慢慢推进,整齐地将中双11号卷进肚子吐出油菜籽,将秸秆变成碎末撒在地里。经现场取点调查和统计,在机械直播的条件下,亩产达到303公斤,机收菜籽损失率4.11%,比一般油菜品种低30%,在上实现了多熟制条件下低损失的油菜机械化收获。

  在机收现场,中双11号表现出高抗倒伏和菌核病、强抗裂角、株高中等偏矮等特点,有效克服了一般油菜品种机械化收获时因易裂角导致菜籽损失率高、因植株倒伏和植株偏高导致机械收获操作困难等问题,是目前我国于机械化收获的油菜品种,由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王汉中研究员为首的育种团队培育而成。

  围绕中双11号等适合机收的品种,农业部农机化研究所、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华中农大、湖南农大等单位积极开展机收装备和配套的农艺技术研究。通过应用自主研发的收获机械和配套栽培技术,观摩现场一台收割机每小时收获5-8亩油菜,比人工收获提高工效40倍以上,同改进前的旧机型或一般兼用油菜收获机械相比,工效提高2倍以上,成功实现了机收品种、机收农艺技术和机收装备的配套应用。

  近年来,我国食用油供给安全形势日趋严峻,食用油消费自给率仅为40%左右,自给的食用油中菜籽油占57%。油菜生产的稳定与持续发展对国家食用油供给安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油菜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力成本高,严重制约了油菜生产效益和农民种植积极性的提高。因此,大力推广油菜机械化收获新技术,对于显著提高我国油菜生产效益和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食用油供给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